久咳不癒有救了!
字體:

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

超過一半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約7-14天會出現種種不舒服的症狀,包括身體及精神的症狀,西醫統稱為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PMS)。它會隨著月經週期出現,一般在月經來潮後就會消失。有關經前症候群,很多研究理論陸續被提出來,但目前尚無定論,只能說主要與荷爾蒙失調有關:

  1. 動情素過多、黃體素缺乏。
  2. 維他命B6缺乏會導致憂鬱。
  3. 鎂的缺乏可能與水腫有關。醛固酮(Aldosterone)增加也會導致水份滯留。
  4. 催乳激素(Prolactin)升高導致乳房脹痛。
  5. 前列腺素及腦下垂體釋放激素的含量改變。
  6. 營養不均衡(高脂肪、高糖、高鹽)、甲狀腺內分泌失調、鈣質缺乏、身心壓力、睡眠不良、環境污染等,都可能影響經前症候群的表現。

經前症候群的身體及精神症狀如下:

  1. 身體症狀:口瘡、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頭痛、乳房脹痛、腰酸背痛、容易脹氣、體重增加、頭面或四肢水腫、噁心、肌肉或關節疼痛、食慾增加、嗜吃甜食、疲倦嗜睡、青春痘、耳鳴目眩、性慾改變。
  2. 精神症狀:易怒、緊張焦慮、情緒起伏過大、無法專心、思考力下降、輕微記憶障礙、情緒低落、憂鬱、感到寂寞、缺乏自信、睡眠障礙。

一、中醫觀點看待經前症候群

中醫根據臨床表現症狀的不同,分別稱為經行乳脹、經行頭痛、經行身痛、經行感冒、經行發熱、經行口糜、經行泄瀉、經行浮腫、經行情志異常等。這些症狀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好幾種合併出現,嚴重者甚至在排卵期過後沒多久即發作。古籍文獻早已提出許多經前相關症狀的表現與治療,散見歷代不同的著作當中,例如宋朝陳素庵:「經正行發狂譫語,忽不知人,…登高而歌,去衣而走,妄言譫語,如見鬼神…。」明朝岳甫嘉:「婦人遇經行時,身骨疼痛,手足麻痺,或生寒熱,頭疼目眩,此乃觸經感冒」。到了清代,《葉天士女科醫案》記載經前相關疾病多達二十餘種。

二、中醫辯證-經前症候群的中醫分型

中醫將經前症候群大致區分成三種類型:氣滯型、陰虛型及氣虛型。

  1. 氣滯型:氣滯型的女性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情緒起伏大,容易為小事抓狂,或心情無故低落,容易脹氣打嗝,有時便秘有時拉肚子,乳房脹痛,經行下腹脹痛。常見經前症狀:經行乳脹、經行頭痛、經行情志異常。
  2. 陰虛型:陰虛型的女性長期熬夜,用眼過度,體型偏瘦。易口燥咽乾,喜喝冰飲,嘴唇偏紅易脫皮,聲音沙啞,臉色潮紅,有烘熱感,眼睛乾澀,皮膚乾燥易生皺紋,腰酸背痛,耳鳴頻尿,小便不順,大便乾硬難解,入睡困難,經量變少。常見經前症狀:經行乳脹、經行發熱、經行身痛、經行口糜、經行腰痠。
  3. 氣虛型:此型體質的女性體型偏胖,不愛運動,喜吃甜食,不喜歡講太多話,容易頭暈疲倦,活動一下就流很多汗,腰酸,頻尿,白帶量偏多。常見經前症狀:經行浮腫、經行感冒、經行泄瀉。

三、對症下藥:

  1. 氣滯型:臨床常用疏肝解鬱法調治,方選逍遙散、丹梔逍遙散、柴胡疏肝散。
  2. 陰虛型:臨床常用滋補肝腎法調治,方選一貫煎、二仙湯、二至丸、百合知母地黃湯、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
  3. 氣虛型:臨床常用健脾補腎法調治,方選參苓白朮散、健固湯、腎氣丸、苓桂朮甘湯。

四、非藥物療法:

  1. 穴位按摩:(1)壓太衝穴一次3~5秒,雙腳各10次,此法可以活化氣流,舒暢心情。(2)壓合谷穴一次3~5秒,各10-15下次,此法緩解經前各種疼痛。
  2. 芳香療法:佛手柑及橙花可以緩解不安、緊張與焦躁的情緒。

五、飲食保健:

  1. 少量多餐,增加纖維質的攝取量,多吃蔬菜、豆類、全麥、蕎麥及大麥等食品。
  2. 適度補充維他命B6可緩解情緒、有助排出水分、緩和乳房脹痛、疲勞及想吃甜食的慾望。
  3. 多吃魚蝦、大豆等富含維生素A及D的食物,可改善皮膚狀況,有助於抑制經前的粉刺及皮膚油脂分泌過盛。
  4. 多吃新鮮水果或適量服用維生素C,可減輕情緒緊張。
  5. 維生素E可緩和乳房疼痛、焦慮沮喪等症狀。
  6. 鈣與鎂可預防經前的痙攣及疼痛,鎂尤其能抑制對食物的渴望、穩定情緒,同時可幫助鈣質的吸收。為補充這兩種元素,不妨睡前喝一杯熱牛奶,並加上一匙蜂蜜。

六、生活保健:

  1. 快走、騎自行車、游泳、慢跑…,每週3次,每次30分鐘,使心跳增加到每分鐘130次以上。適度運動有助全身舒暢,放鬆緊張情緒。
  2. 營造緩和寧靜的環境,如採用柔和的色調或播放怡人的音樂等。
  3. 適度安排工作進度及目標,不要讓自己負擔過重。
  4. 可在溫熱水中加入海鹽或精油泡澡,有助放鬆全身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
  5. 透過每日症狀記錄表,藉由自我認識與瞭解,採用認知行為技巧,控制身心穩定度。

七、養生食療

1.紅棗烤香蕉

材料:紅棗10顆、無糖豆漿50CC、蜂蜜30CC、香蕉兩根。

做法:將紅棗去籽炒過備用,在鍋中加入豆漿、蜂蜜、去籽紅棗,煮滾後關火備用,將香蕉含皮在火上烤至金黃色,再去除香蕉皮,將香蕉切成二至三公分塊狀,再將香蕉裝盤淋上紅棗醬汁即可。

功效:可舒緩情緒、減輕壓力。

2.薏仁紅豆粥

材料:紅薏仁75克、紅豆75克、適量冰糖。

做法:.紅薏仁、紅豆分別洗淨,浸泡至少2~3小時,將紅薏仁放入湯鍋,水加至七分滿,以中火煮開後轉小火,再熬煮30分鐘,放入紅豆煮30分鐘。待熟軟後再加冰糖調味,熄火加蓋悶1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若有點感冒,可以適量加薑、把冰糖換成黑糖,也可以加入燕麥。

功效:健脾去濕、消水腫。

八、藥方介紹

  • 六味地黃丸
組成:熟地黃 山茱萸 山藥 澤瀉 牡丹皮 茯苓
主要功能:滋陰補腎,改善內分泌功能,調整荷爾蒙平衡。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  李湘萍醫師】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