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癒有救了!
字體:

針灸與中藥,治療嚴重腦外傷的兩大助力

針灸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看到無辜民眾被酒醉駕駛撞傷的新聞,嚴重者失去生命,或是昏迷不醒,帶給家人無盡的痛苦與負擔。 事故傷害以往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3位,近年來由於交通安全措施的積極宣導,事故傷害導致的死亡率已明顯下降為第6位。雖然如此,仍有許多病患因為嚴重的腦部外傷,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傷害,有的終身殘障甚至變成植物人,令人不勝唏噓。 一旦發生腦部外傷,除了接受急診及神經外科醫師的治療之外,亦可輔以中醫療法來改善預後。過去這類病人住院時會診中醫需要自費,致使許多家庭卻步不前。可喜的是,自去年開始,在「全民健康保險顱腦損傷西醫住院病患中醫輔助醫療試辦計畫」的經費補助之下,只要符合資格,使用針灸或科學中藥治療,僅需負擔部分費用(部分中藥粉仍須自費),這對病患及家屬來說,實乃一大福音。(資格限制:顱腦損傷自診斷日起3個月內、ICD-9診斷碼為850-854)。

古代中醫也有治療腦外傷的經驗

病患及家屬常有的疑問是:中醫究竟能不能改善嚴重腦部外傷造成的後遺症?觀諸歷史,中國歷史朝代的更替大多伴隨著戰爭,傷亡又隨著戰爭而來,因此古代中醫也累積了不少經驗,不同朝代的醫書均有相關紀錄。 我們相信,在沒有現代醫療技術的古代,嚴重腦部外傷患者如果接受中藥、針灸治療,其存活率及預後一定會比沒有接受治療的好。同理,我們更相信,現代病人雖然已有最先進的醫療支持,但若再配合中醫療法,預後必定比沒有配合中醫療法者還要好。

針灸可降低腦外傷後的中風機率

最近的幾篇研究也證實了我們的看法,國際期刊「腦中風」(Stroke)曾刊登一篇研究「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population-based study suggests increased risk of stroke」,報告中指出,經歷過腦部外傷存活下來的病人,未來的中風風險會增加。施純全醫師及本院神經內科許怡婷醫師等人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的一篇研究「Decreased Risk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Injury Receiv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則顯示,台灣自2000年至2008年之間,有2萬9636位腦部外傷患者在住院期間沒有接受中醫輔助治療,另有7409位患者接受了中醫針灸輔助治療,結果追蹤發現有針灸者日後發生中風的機率比沒有針灸者低。 簡單的說,根據研究,腦部外傷病人若接受針灸治療,日後的中風機率會下降。

針灸與中藥對腦外傷的臨床應用

那麼,中醫是如何治療腦部外傷的病人呢?

  • 針灸

常用的穴道有以下幾種:

1、醒腦開竅的穴道

這些穴道會對患者產生一些神經上的刺激,增加患者甦醒的機會。常用的穴道有「人中」、「湧泉」、「百會」。

2、改善肢體無力的穴道

這些穴道會對神經、肌肉產生一些刺激,幫助肢體改善肌力。可改善上肢肌力的穴道有「合谷」、「手三里」、「曲池」;可改善下肢肌力的穴道有「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陽陵泉」。

3、寧心安神的穴道

有些病人處於「迷惑-躁動期」,容易躁動,對周圍環境有反應,但不太能夠配合;有些則是處於「迷惑-不適當反應期」,可以遵從簡單的指令,但是記憶力差;有些病人則有失眠的問題。這時可以選用「神門」穴來寧心安神、改善記憶力;或是選用一些降火氣的穴道如「行間」、「內庭」來改善躁動的現象。

4、改善血液循環的穴道

有些病人腦部血塊吸收慢,以致症狀改善慢,這可能是血液循環功能不佳所致,可以選用「內關」穴來改善整體血循。

  • 中藥

常用的中藥有以下幾種:

1、補氣的中藥

腦部外傷大多是突發意外造成的,以車禍為例,在發生的瞬間可能會有極度驚恐的狀況。中醫認為「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如果患者在受傷前本來就是個體虛的人,在極度驚嚇後,氣會更虛,虛弱的體質可能會讓腦部受傷後的復原速度變慢,因此需要補氣,讓患者自體復原甚至增強腦部吸收血塊的能力。 這類藥物有人參,黃耆、黨參等。關於人參,《神農本草經》:「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薛氏醫案》:「傷重昏憒者,急灌以獨參湯」。雖然人參對改善體虛有幫助,但此藥為自費,所以需視患者狀況選用。另外,還可考慮健保有給付的黃耆、黨參等中藥,黃耆萃取物已有研究發現它對腦出血及腦缺血的中風患者都有幫助,具雙向調節效果,也很適合腦部外傷合併氣虛的病人使用。

2、化瘀止血的中藥

川七(川三七)(須自費)是古代常用來治療外傷的藥物,被認為具有化瘀、止血雙效。《本草綱目》記載:「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扑杖瘡血出」,《本草備要》記載:「為金瘡杖瘡要藥,此藥近時始出,軍中恃之」。其他可考慮具化瘀效果的健保藥物還有虎杖、丹參等。

3、寧心安神的藥物

遠志、石菖蒲等。如果身熱煩躁、神昏譫語,可選用玄參、連翹(有健保)或水牛角粉(須自費)。

醫師的叮嚀:

醫師會依據病人不同的狀況,給與不同的中藥,有時也要觀察患者服藥後的反應才能找出最適合的處方。 必須強調的是,高貴藥不一定就比較有效,平價藥不一定就效果平平,適合病人的藥,就是最好的藥。病患家屬不要因為一時慌張而迷信偏方,或是購買高價的不明中藥,應接受正規的中、西醫治療,才能安心,也才有保障。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張恆偉醫師】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