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癒有救了!
字體:

打嗝

打嗝

中醫將“打嗝”稱之為“呃逆”,古時候又稱作“噦”。

一、診斷

中醫的觀點,認為“胃主降濁”,胃的生理功能胃氣以下降為順,將初步消化的飲食繼續下行到腸道。若胃氣不降,氣上衝從喉間而出,頻頻發生呃呃聲響,其人不能自制,就是所謂的“打嗝”。而造成胃氣失於和降的原因包括:

  1. 飲食不當:過多寒涼的食物會使寒氣蘊積在胃,至胃氣不降。吃過多溫熱的食物則容易導致胃火上衝,發為呃逆。
  2. 情緒不平和:氣的運行不順暢,導致胃氣上逆。
  3. 身體虛弱:例如重病、久病,或藥物之使用傷及胃,均可能使胃氣失和,上逆動膈。

二、症狀

  1. 胃火上衝型: 打嗝聲音響亮。口乾舌燥,喜歡喝冷飲。舌苔黃。脈滑數。
  2. 情志不和型: 打嗝聲連連。於煩憂惱怒時易發作,情緒平和則症狀稍微緩解。可兼有胸脅部的悶脹不適感,或噁心、吃不下的症狀。舌苔薄白。脈弦。
  3. 脾胃陽虛型: 打嗝聲低沉無力,氣不接續,不思食。四肢冰冷,疲倦乏力。舌淡苔薄有津,脈細無力。

三、治療

對症下藥:

  1. 胃火上衝型:竹葉石膏湯或小承氣湯。功效:清泄胃熱。
  2. 情志不和型:旋覆代赭石湯。功效:降氣和胃止呃。
  3. 脾胃陽虛型:理中湯。功效:溫中和胃。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內科】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