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癒有救了!
字體: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可將其歸屬在中醫的痞滿、泛酸、胃脘痛等的範疇。

一、診斷

消化不良是指容易飢餓、食後腹脹、上腹疼痛或灼熱感,但經檢查後卻沒有明顯的結構性問題稱之。就中醫的觀點而言,脾胃為後天之本,消化不良的患者多有脾胃虛弱的本質,間或有氣滯、血瘀、痰濕、食積等標實之證。

二、症狀

  1. 脾氣虛弱型:

上腹部滿悶,綿綿作痛,喜按,食慾差,泛酸,噁心,疲倦無力。舌淡苔白,脈細弦。

  1. 肝胃不和型:

上腹部撐脹痛,雙脅脹滿,情志不暢時發作或加重,心煩易怒,喜嘆氣。平時情緒易憂鬱或易憤怒。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1. 脾胃濕熱型:

上腹痞滿或嘈雜,噁心嘔吐,口乾卻不想喝水,口苦,胃口差,身體覺得沉重感。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三、治療

對症下藥:

  1. 脾氣虛弱型:黃耆建中湯,功效:溫中補氣。
  2. 肝胃不和型:逍遙散,功效:疏肝解鬱。
  3. 脾胃濕熱型:三仁湯,功效:清熱利濕,宣暢濕濁。

四、保健補帖

(一)養生食療

  1. 脾氣虛弱型:可採山藥薏仁粥,以山藥、薏仁共熬粥。
  2. 肝胃不和型:可採金桔飲,將金桔煮水後再加入白蔻仁及白糖後飲用。
  3. 脾胃濕熱型:可採薏米紅豆粥,以紅豆、薏仁共熬粥。

(二)藥方介紹

  • 黃耆建中湯

說明:本方自小建中湯加黃耆而成,對於脾胃虛弱者能改善體質,增進消化能力。
成份:黃耆、桂枝、白芍、生薑、炙甘草、大棗、飴糖等
功效:溫中補氣,和中緩急。
主治:諸損不足,脘腹疼痛,喜溫喜按,飲食減少,少氣懶言,舌淡苔薄白。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內科】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