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我:「心情煩悶、晚上睡不著,怎麼辦?」失眠是現代文明病,特別是身體有病痛的人心煩、鬱悶,更容易失眠,需要家人多給心靈和精神上的支持。患者本身也要積極樂觀,凡事正面思考,若能走出去多活動,將會發現人生還是很美好的。
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時間大約以6-10小時(平均8小時)為適當,但是睡眠品質不能只看時間長短,而應以熟睡的程度為準。如果老是覺得睡不飽、睡不沉,或者睡眠障礙影響到白天的生活功能,那麼或許失眠已經找上你了。
想要睡得好,生活原則要遵守
失眠的原因很多,根據個人經驗及向專家請教所知,要防止失眠,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1.每日按時就寢與起床,也要有適當的體力活動,如散步、打拳、做體操等。
2.保持規律的飲食、睡眠、工作等生活作息,避免過度緊張和勞累。入睡前應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受驚、憂傷、憤怒、狂喜等刺激。
3.晚餐及睡前不宜吃得太飽,否則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正常睡眠。睡前也不要大量飲水,否則因小便頻繁而睡得不安穩。
4.睡前泡個熱水澡,做些溫和或放鬆身心的活動可幫助睡眠,但若過度運動,則會妨礙睡眠。
5.安排適合睡眠的環境,臥室不宜吵雜,光線要柔和或完全熄掉燈光。盡可能讓睡眠的環境舒適,亦可使用眼罩與耳塞隔離外界干擾。
6.不要在臥室看電視、飲食或做其他活動,臥室宜單純做為睡覺場所。
7.避免白天或傍晚時睡覺,嚴重失眠者尤應避免午睡,即使午睡,時間也以不超過1小時為限。
8.不要強迫自己入睡,如果躺在床上30分鐘仍睡不著,可起床做些溫和的活動,直到想睡時再睡。盡量減少在床上翻來覆去,以免愈翻愈焦慮。
不想鬧失眠,晚餐食物要慎選
此外,古書《黃帝內經》中記載:「胃不合則臥不安」,晚餐吃了不適合的食物,是導致睡眠障礙的原因之一。所以,日常飲食需注意:
1.油膩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刺激神經中樞,易致失眠。
2. 香蕉、豆類等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氣體,產生腹脹感,妨礙正常睡眠,所以睡前最好不要食用。
3.酒類雖然可以讓人很快入睡,但是只停留在淺睡期,很難進入深睡期,即使睡的時間很長,醒來後仍覺得疲乏。
4.少食辛辣、燥熱、煎炒的食物,不然會加重內熱的產生,使口乾舌燥或煩躁的現象更明顯。例如辣椒、大蒜等會造成胃有燒灼感和消化不良,進而影響睡 眠。
5.忌食刺激性食物,並要避免過量食用咖啡、濃茶、巧克力等,以免刺激神經,使睡眠品質惡化。
善用中藥材,睡眠品質會更佳
對於失眠患者,中醫治療常會加入一些養血安神的中藥,如: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遠志、合歡皮等。
‧酸棗仁:鼠李科酸棗的成熟種子。用於虛煩不眠、體虛多汗、驚悸多夢等症,常與龍眼肉、何首烏、柏子仁等同用;或與川芎、知母、茯苓等同用,如酸棗仁湯;與柏子仁、生地、五味子等同用,如天王補心丹;與人蔘、茯神、龍眼肉等同用,如歸脾湯。
‧柏子仁:柏科植物側柏的乾燥成熟種仁。可養心安神、斂汗、潤腸通便。
‧夜交藤: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藤莖。可養心安神、袪風通絡,適用於虛煩不眠、多夢健忘。
‧遠志:遠志科植物遠志的乾燥根皮。可寧心安神、祛痰開竅,用於治療失眠健忘、心血不足、心神不寧,常與酸棗仁、麥門冬、人蔘等同用,取其安神益智的功效。
‧合歡皮:豆科植物合歡的乾燥樹皮。可與柏子仁、遠志、鬱金等同用,有安神解鬱的功效。
‧浮小麥:禾本科植物小麥未成熟的穎果。味甘,性涼。歸心經。可益氣、除熱、收斂止汗。常與炙甘草、大棗同用。
‧五味子: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實。可益氣生津、補腎寧心、收斂固澀。
另介紹幾種可改善失眠、心煩、鬱悶的中藥茶飲:
‧浮麥甘草茶:
材料:取適量浮小麥、甘草、大棗。
做法:用清水浸泡20分鐘,大火煮沸後改以小火繼續煮30分鐘,熄火後,取藥汁待溫飲用。
功效:適用於有心情浮躁、口乾舌燥、多汗等現象的失眠
‧酸棗合歡枸杞茶
材料:取適量酸棗仁、合歡皮、大棗、枸杞。
做法:加入清水浸泡20分鐘,大火煮沸後改以小火繼續煮30分鐘,即可熄火,取藥汁待溫飲用。
功效:適用於情緒不佳、焦慮煩躁所引起的失眠。
‧合歡花茶
材料:合歡花,亦可加上大棗、枸杞。
做法:用沸水沖泡後飲用。
功效:可寧神解鬱、緩和緊張勞累,有助眠作用。
‧黨參龍眼茶
材料:適量龍眼肉、黨參、紅棗。龍眼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適用於氣血虛所的失眠、健忘。黨參補中益氣、補血強壯。
做法:以上材料用清水浸泡20分鐘,大火煮沸後改以小火繼續煮30分鐘,即可熄火,取藥汁待溫飲用。
功效:適用於氣血虛弱所引起的失眠。
‧冰糖桂圓茶
材料:龍眼肉、冰糖
做法:用沸水沖泡,加蓋20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可安神益智、補益心脾,治療精神不振、失眠多夢等。
避免失眠需先找出導致失眠的原因,並且遵循維持良好睡眠的方法,方可改善睡眠品質;如果經過一番努力仍然無法擺脫失眠的困擾,應尋求醫師協助。中醫藥療法或適當的食療或茶飲,或許也會有幫助,但因每個人體質不同,最好先由醫師辨證論治,藥物的正確使用及煎煮方法亦可諮詢藥師。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 藥師 張坤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