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兒童急診常見疾病-藥物篇

兒童常見疾病藥物中毒

中毒一直是兒童或是青少年可以預防與避免的問題。造成中毒的原因五花八門,從農藥,藥物,化學藥劑,毒品到自然毒物中毒都有。今天,我們要介紹幾項常見的藥物中毒。這些品項常是來自成人及小孩服用的藥物,常常就是一個不小心就讓小孩子誤食過量的藥物。

1.普拿疼(Acetaminophen)

一種常見的退燒藥。分有錠劑跟水劑。小於12歲以下孩童中毒劑量是200mg/kg。在食入四小時以後可以抽血驗血中濃度以決定是否有肝毒性之可能性。解毒劑是N-acetylcysteine。

2.舒抑痛(Ibuprofen)

與退燒塞劑同屬非類固醇類抗發炎止痛藥。也是一種常見的退燒藥。中毒劑量是大於400mg/kg。無解毒劑可用。最主要是支持性療法。常見的症狀最主要是腸胃道症狀(噁心、腹痛、腸胃道出血),倦怠無力,步態不穩。

3.阿斯匹靈(Aspirin)

自從上述兩種藥物的使用,現今在兒童已較少使用在退燒用途。急性的中毒劑量為大於150mg/kg。需盡速就醫治療,包含大量點滴,鹼化尿液,矯正電解質不平衡。中樞神經系統之症狀是最種要的表現。血中濃度>20mg/dL 保持監控,大於70mg/dL 則有生命危險。可以洗胃及喝活性炭以減少吸收的藥量。

4.安眠藥中毒

現在使用的安眠藥多為Benzodiazepine(diazepam) 或benzodiazepine-like(zolpidem, stilnox)。Barbiturate 類的藥物除再控制癲癇上尚有角色,其餘鎮靜安眠功能已被前兩者取代。Barbiturate 類藥物曾是1960 年代最多的安眠藥中毒。藥物最主要從肝臟代謝,分有短,中及長效型劑型。所有鎮靜安眠藥劑都有類似的症狀,隨著增加劑量病患會有以下表現: 正常 → 放鬆 → 抑制 → 鎮靜 → 睡眠 → 麻醉 → 死亡,Benzodiazepine & benzodiazepine-like 類安眠藥較少出現出嚴重呼吸抑制及低血壓。治療上,需維持呼吸道暢通,監控生命徵象,洗胃及活性炭使用以減少吸收。病患多有意識障礙,臨床上,仍須小心與中樞神經系統之出血、感染、腫瘤、新陳代謝疾病、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藥物中毒作鑑別診斷。

5.鈣離子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

為常見治療高血壓及心絞痛藥物。會造成降低竇房節及房室結傳導遲滯及降低心肌收縮力。洗胃及使用活性炭可以降低吸收量。需監控生命徵象,若嚴重心搏過緩或傳導障礙需考慮使用心臟節律器。

6.三環抗憂鬱劑(TCA)

抗憂鬱角色多為SSRI 取代。目前用於強迫症及過動較多。中毒症狀為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及肺水腫為主要。尤其心律不整更為常見致死因素。病患意識障礙且瞳孔呈現散瞳(與鎮靜安眠藥相反)。洗胃及使用活性炭可以降低吸收量。心律不整以Lidocaine 治療。監控心跳血壓視情況給與大量輸液及強心藥物。以Benzodiazepine 藥物控制痙攣發作。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兒童急診科 謝欣洋醫師】

資料來源 : 兒童醫院院訊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