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構音異常

『老師,我覺得他的發音有問題』個案的媽媽說道。他,剛滿十八歲,長的瘦瘦高高的,高三了,馬上面臨升大學的壓力,因為常被同學戲謔說話像外國人或是機器人,而到醫院求診。靦腆的他笑了笑,不好意思的搔搔頭。媽媽自認為是她因為忙著工作疏忽了,才讓他變成發音不準確。

我笑了笑,看著這個大男孩,沒有一般時下十幾歲青少年的潮裝,乖巧沉靜的帶著一抹微笑。接著我幫他進行構音評估,發現在短詞及短句階層,個案是沒有問題的,於是接下來我請他以排卡說故事以及聊天的方式進行會話式的評估,一個念頭立即出現在腦中『hearing impairment』。完成評估過程後,我和個案媽媽談了一下,想將他們轉診到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乍聽到這樣的建議,媽媽一開始不能接受,因為她認為個案聽力是正常的,從未有任何人跟他們提過應該去檢查一下聽力,便斷然拒絕。我並未強制媽媽執行,因為我知道在她看來,兒子都有開口說話,也聽懂別人說什麼,聽力怎麼可能有問題。短時間之內要她接受的確很難。根據個案對話過程中才出現音調的變化及高頻音的構音錯誤,我仍然認為他聽力的部份是有狀況的,接下來幾次的治療課程中,媽媽慢慢發現個案的狀況似乎不是她所想的那樣,終於,她接受聽力檢查的建議,檢查結果一出來,二耳是50~60 分貝的聽力損失,醫師也建議需要配帶助聽器。個案在佩戴助聽器訓練一段時日後,在安靜的環境中,只要自己注意之下,說話語調已漸趨正常,語音分辨力正確率也提高了。

構音異常

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與人溝通與語言能力受到極大的重視,家長們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小孩的語言及發音問題,帶到醫院求診的機率也增高許多。常常有很多家長會有疑問,小孩發音不準到底該不該著急,還是像老人家說的,反正大一點就會好了。如果有問題,何時該到醫院求診?就如上述個案,其實媽媽在他小時候曾經注意過他的發音問題,只是她認為應該大了就好了,所以延誤至今。 一般而言,幼兒在學齡前構音不準確是可以被允許的,父母不需要太過心急,在臨床上,也常碰到父母帶著才剛滿2 歲的小孩來問我們,著急的問『他不會發捲舌音』『他叫阿公都叫成阿ㄉㄨㄥ』甚至很多長輩堅持要帶小孩給醫師剪掉舌繫帶等等。這些其實都是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的狀況,父母並不需要太過憂慮,但是如果到了4 足歲小孩依然還有很多音是發不清楚的,就必須要到醫求診,由醫師與語言治療師進行評估治療。 有的父母會疑惑『老師,為什麼我其他的小孩都沒有發音不準確的問題,只有他會這樣?』 其實造成構音異常的原因並不明確,但可能會與下列因素有關:

  1. 器官問題例如唇顎裂患者( 兔唇) 造成顎部及軟顎功能異常,引起構音障礙或者是鼻音過重,或是牙齒咬合異常造成發音問題等。
  2. 聽力問題能夠清楚分辨語音,是語音清晰度的要件,聽力障礙的患者,會因為聽到的聲音不清楚,使自己說出來的音也不清楚。而構音狀況,也會因聽力損失的嚴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3. 口腔靈敏度及動作協調問題有的學者主張口腔動作較為靈活,或是靈敏度較高的孩童,構音的能力及準確度亦較高,但不是絕對的相關。
  4. 智能問題有研究指出,學習能力較弱,智力較低者,學習能力缺乏,比較容易影響其構音能力。
構音異常的類型可分為四型:
  1. 省略(omission)該發出來的音被個案省略掉,如/ ㄍㄜ ㄍㄜ /,卻發成/ ㄜ ㄜ /,/ ㄇㄟ ˋ ㄇㄟ ˋ/ 卻成了/ ㄟ ˋ ㄟ ˋ/
  2. 替代音(substitutions) 以一個語音取代另一個語音,例如/ ㄍㄨㄛ ˙ ㄗ / 變成/ ㄉㄨㄛ ˙ ㄉ /,而/ ㄉㄢ ˋ ㄍㄠ / 變成/ ㄉㄢ ˋ ㄉㄠ /。此種類型在孩童早期學習發音的過程是很常見的一種型態。
  • 歪曲音(distortion)是指語音歪曲改變,很難歸到其他類別。
  • 贅加音(addition)是在一個語音裏面,加入了不該出現的語音,常見的例子如 / ㄔ ㄈㄢ ˋ/ 變成了/ ㄔㄨ ㄈㄢ ˋ/。
一旦確立孩童的發音問題,語言治療師會建議開始進行構音訓練,根據個案呈現出來的構音狀況進行訓練,家長及個案本身必須依據治療課程進度進行練習,畢竟要建立『新的』發音方式,仍是需要時間的,並非幾次治療課程即可矯正完成。單純的構音障礙,是可以治療的,而患者的學習動機及練習程度,是影響治療成效最顯著的因素,與治療師配合,並信任你的語言治療師。上述個案的媽媽,最後接受建議,發現兒子的聽力問題,才不致讓個案多走了冤枉路,訓練亦徒勞無功。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復健部 詹杭霓語言治療師】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