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如果開口這麼難,淺談兒童的語言發展遲緩

在兒童復健科門診,最常聽到的是「我的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講話,怎麼辦?」「他只喜歡看會旋轉的東西,就是不講話」「學校老師說他都不理人,很過動」。

 

語言遲緩的問題,在2-7歲的孩子,盛行率是2.3-19%,家長對此可千萬不能輕忽,因為很多疾病一開始就是以語言發展遲緩來表現,這其中包括智力障礙、聽力障礙、自閉症等等,如果未能及時警覺而錯失了早期療育的黃金期,真的是非常可惜。

 

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警訊

 

家長若想知道「孩子的發展是不是在正常範圍內?」只要上網連結到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兒童發展檢核表」,根據這個檢核表就可以了解孩子是不是發展遲緩兒童。那麼當孩子的語言發生了什麼問題,應該到復健科門診接受詳細評估呢?下表是不同年齡兒童的語言發展警訊,提供家長參考:

◎圖表

 

語言發展遲緩的可能原因

 

語言發展遲緩又可分成原發性語言發展遲緩與次發性語言發展遲緩兩大類,原因各有不同。

 

●原發性語言發展遲緩

發展性語言障礙

孩子有正常的理解力、智商、聽力、情緒控制與人際互動,只是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比較晚才開始說話,這常常是受到與家人相處模式的影響,以致孩子不必用太多的語言就可以達到目的。只要經過語言治療或上學之後,情況便能大幅改善,不會留下後遺症。

 

語言表達障礙

子有明顯的語言表達障礙,在年紀小的時候,容易被當成「發展性語言障礙」,但是隨著年齡增長,仍然一直沒有表現出正常的語言能力。這往往有著一些背景原因,造成他們語言表達的障礙。

 

語言接受障礙

孩子的聽理解能力不好,連帶使得語言表達也非常的少,說話時不僅沒有文法,甚至咬字不清。這些孩子很少會有正常的語言能力。

 

●次發性語言障礙(其他原因造成的語言障礙)

自閉症光譜障礙

孩子有各種的語言表現,包括語言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無法正常與別人互動交談,以及鸚鵡式的仿說,通常還伴隨社交互動的困難、重複刻板的動作、喜歡重複某些聲音、對某些東西特別有興趣等等。他們除了需要給予語言訓練,心理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和戲劇治療也都能有所幫忙。

 

腦性麻痺

腦性麻痺的孩子受到動作協調障礙、舌頭高張力(造成舌頭內縮)、聽力障礙、智能障礙等影響,造成語言發展遲緩。在治療上,可以增加對他們的認知訓練、口腔及舌頭按摩運動、語言訓練,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就必須利用替代的溝通方式(如:溝通板)。

 

語言失用症

孩子的嘴唇、舌頭及上下顎可能無法執行精準的動作,但是聽力及聽覺理解,乃至語言的動機都是正常的。他們的語言常會存在一些問題,包括「在重複的語彙中,出現不一致的聲母、韻母的錯誤」、「講話可能有些省略音」、「語音和音節中間可能會出現拉長或中斷」等等,因而造成溝通不良。在治療的時候,家長必須給他們簡單清楚的語言示範,有的還必須採取其他溝通方式。

 

聽力障礙

如果孩子有先天性的聽力障礙,也會合併語言表達遲緩的問題。他們即使能夠說話,聲音也是扭曲的,語調、速度和聲量都不同於常人,雖然聽覺的理解有異常,但視覺的理解是正常的。如果是後天性的聽力障礙(如:耳道的外傷、感染),孩子語言的正確性變差,說話會很大聲也聽不清楚別人說的話。對於有聽力障礙的孩子,還是要先請耳鼻喉科介入,對其聽力進行矯正後,再開始語言治療。

 

智能障礙

孩子的語言、認知與動作都會變得遲緩,他們需要的不只是語言治療,還需要給予認知及動作訓練。

 

選擇性緘默症

有些孩子在某種特別的環境裡無法講話,但是在熟悉的環境裡卻可以正常說話,稱為選擇性緘默症。治療方法包括語言治療、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及社交技巧的訓練。上述治療應該以家庭為中心,學校老師也必須參與,症狀嚴重的個案還可能需要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

 

別再相信大隻雞慢啼了!

 

根據研究顯示,孩子如果到了5歲還有語言問題,未來容易變得不專心及有社交障礙。如果到了7歲還有語言問題,未來連學習寫字都會困難重重。語言發展遲緩是一個警訊,背後多半有著隱藏的疾病,只要早期介入治療,就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最怕的是家長誤以為「大隻雞慢啼」,以為孩子不會說話是正常的,一旦延誤醫治,必將後悔莫及。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復健部主治醫師 林千琳】

資料來源:中國醫訊

(文章整理/中亞健康網編輯部)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