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兒童癌症!用對方法重獲健康
癌症就是惡性腫瘤,指某一變形細胞無限制增生,進而擴散,兒童癌症在種類、治療和預後各方面,與大人都很不一樣。
兒童癌症可區分為:
(2)固態瘤:包括惡性腦瘤、神經母細胞瘤、威姆氏瘤、橫紋肌肉瘤,骨癌、生殖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等。

兒童癌症是1歲以上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台灣有500多個新病例,大約每1萬個小於15歲的兒童,每年只發生1個新病例。兒童癌症的診斷主要是依靠臨床症狀、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腫瘤指數、病理組織切片(包括骨髓穿刺),通常病理切片是最重要的診斷依據。
目前兒童癌症的治療有(1)藥物治療(化學治療),(2)手術,(3)放射治療,(4)其它,如抗體治療,標的治療等。因兒童癌症對化療藥物大都有很好的反應和治療效果,而且兒童對化療的耐受性比大人好,副作用也比大人輕,因此藥物治療在兒童癌症有很重要的角色。開刀切除對固態腫瘤的治療是很重要的,而放射治療在較小的兒童(如三歲以下),較少使用,因擔心有效大的副作用。
兒童癌症在現在進步的醫學治療下,70%以上是可痊癒的,國外有兒癌病童當祖父,國內有結婚生子的兒癌病童,因此對兒童癌症的治療是需要非常積極的。初聞癌症的家屬有傷心、懷疑、否定等情緒是必然的,但兒童癌症並非絕症,隨便聽信偏方及傳言只會延誤病情,只有勇敢面對,以堅強、理智、信心再加上各方的支持來打這一場仗,才能使多數的兒童重獲健康。
(一)白血病(血癌)
白血病是兒童最常見的癌症,臨床症狀有貧血,容易出現瘀青或出血斑點,骨頭疼痛,不明原因發熱,器官腫大(如肝臟、脾臟、淋巴腺、胸腺等器官腫大)。白血病可分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小孩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最為常見,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預後也最好。
白血病診斷以骨髓穿剌來確診,而治療以藥物(化學治療)為主,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約需2~3年,整體治癒率已達約80%,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約需1年,整體治癒率已達約50%至60%。
(二)腦癌
(三)淋巴癌
兒童其它惡性固態腫瘤,包括腎上腺長出來的神經母細胞瘤,腎臟長出來的威姆氏瘤,以及橫紋肌肉瘤、骨癌、生殖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癌症愈早期診斷,預後愈好,這些腫瘤如長在看得到的表面,很容易被早期發現,但如腫瘤在肚子內,常不易被早期注意,直到腫瘤很大了,才被診斷,因此兒童腹脹一定要仔細檢查是否有腫瘤的存在。這些兒童惡性固態腫瘤在開刀切除、藥物治療後,有些需加上放射治療,一般預後也相當好。
兒童癌症有相當高的治癒率,但它需要一個團隊的合作,提供全人、全程、全家、身心靈的照顧,讓他們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來戰勝癌症。
(四)兒童癌症九大警訊
若有上述現象,宜尋求專業的診斷與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