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我們的心臟
我們的心臟實在是一個很巧妙的器官,它晝夜不停地為我們服務。如果它停止跳動一分鐘,它的主人就已不省人事;如果停止跳動超過五分鐘,恐怕就回天乏術了。因此,我們真應該好好地疼惜我們的心臟。心臟的功能就是不斷地把足夠的血液從動脈送出去,供應全身所有器官組織的需要,要達成這種幫浦(pump)送血的功能,需要兩種要素的配合:
- 正常的心肌收縮及舒張功能
- 穩定有節奏的心臟跳動
後天性心臟病
心臟血管和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在孩童成長過程中也可能被其他病原侵襲,如:感染症、免疫異常症、創傷,以及一些潛伏在體質裏,慢慢發病的代謝性疾病等。這些都可能演變成急性或慢性的後天性心臟病,傷害病童的心臟收縮功能,或造成心律不整,或影響心臟冠狀動脈的暢通等。我們也得提高警覺,妥善防範。茲舉例如下:
- 川崎病:冠狀動脈及心臟發炎
- 心肌炎:病毒性感染、心肌受損
- 心肌症:擴大型、肥厚型、限制型等心肌異常
- 心包炎:病毒性、結締組織病變
- 風濕性心臟病:甲群鏈球菌咽喉炎造成的心瓣膜病變
- 高血壓心肌病變:與腎臟病、內分泌疾病、動脈狹窄等續發型高血壓有關。
心律不整
心臟的搏動除了必須規律而有力之外,還需要心房和心室的跳動是一比一的配合。心跳如果太快或者太慢,都會影響心臟收縮及送血的功能,造成心輸出量不足。這些病童都應接受心電圖、運動心電圖、24 小時心電圖或心臟電氣生理學的檢查,以查明原因,妥善治療。其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心臟電氣生理學治療,人工心律調整器裝配等。
功能性雜音
一顆活力旺盛的心臟,有收有放,除了正常的「蹦─卜」心音之外,也可能發出其它的聲音。在排除了以上各種心臟病以後,就讓小兒心臟科醫師來告訴您,這種「弦外之音」叫作功能性雜音,也就是良性雜音吧!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教健康分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