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小兒如何餵服中藥

小兒餵藥

常聽到家長說餵小孩吃藥是件頭疼的事,餵小孩吃中藥就更頭疼了!因為中藥不像西醫的兒童用藥已添加糖漿或矯味劑降低兒童的服藥排斥。其實,不論餵小孩吃西藥還是中藥,會讓父母感到頭疼是因為吃藥這件事小孩不願意配合,不願意配合多半是因為有過不愉快的經驗,所以下面提供一些小技巧減少小孩服藥的不愉快,提升餵藥的配合度,父母親餵藥自然就輕鬆多了!

技巧一:吃藥不可怕

小孩生病時,父母親常因孩子身體不適的哭鬧加上擔憂病情惡化,情急之下,容易採取言語的威嚇、命令,或肢體的壓迫、處罰,或直接捏鼻強灌藥物等方式硬逼小孩服藥,如此不論西藥、中藥、小孩年齡或大或小,都會因此留下對吃藥不愉快甚至畏懼的印象,下次餵藥就更加困難!因此,小兒服藥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讓您家的寶貝有不好的服藥經驗,讓寶貝了解吃藥不可怕! 六個月以內的嬰兒,服藥排斥度較低,但此時期吸吮能力差、吞嚥動作慢,餵藥要避免嗆到;一歲左右至二歲的幼兒對服藥的排斥度最高,父母應盡可能避免強迫方式,須更有耐心安撫勸說或給予適當獎勵;三歲以上的兒童對服藥排斥度可隨年齡增長而降低,父母親可透過遊戲誘導或服藥原因說明鼓勵寶貝自己服藥。

技巧二:中藥不難吃

藥物味道不佳是抗拒服藥的主因,中藥不像西藥的兒童用藥已添加糖漿或矯味劑,所以家長可提醒中醫師在開立中藥處方時留意藥物的口味,或餵藥時添加少許的食用糖粉。一般小兒內服中藥常用的劑型為濃縮粉劑或水煎劑(藥水狀),藥粉需與溫開水混合後服用;水煎劑須注意濃縮程度,藥水越濃稠味道越強烈。 三個月以內的嬰兒,味覺不敏感,可以把中藥粉加溫水調成糊狀給寶貝餵服;一歲以後的幼兒,味覺較敏感,對味苦的中藥更難接受,此時可添加少許的糖粉。

技巧三:選對好幫手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寶寶餵藥器,最常見也最實用的有以下五樣:

  1. 針筒(3-5cc):適合還不會吞嚥的嬰幼兒及餵服的藥量大於5cc。
  2. 小滴管:適合還不會吞嚥的嬰幼兒及餵服的藥量小於5cc。
  3. 湯匙:適用範圍廣,新生兒至一歲以上的幼兒。
  4. 藥杯:適合已經學會吞嚥的一歲以上幼兒。
  5. 小點心:對一歲以上的幼兒,可準備小點心當作服藥後的小獎勵。

技巧四:餵藥有姿勢

餵藥時,家長一手抱扶寶寶,讓寶寶身體呈斜躺靠著父母身上,增加安全感,而另一手拿著藥杯或餵藥器,沿著孩子的兩頰側邊注入,這樣除了有助藥水流入吞嚥,也讓孩子無法很快地坐直身子,將藥吐出。

技巧五:避免某些事

  1. 避免捏鼻強灌藥。捏鼻子灌藥易使藥物嗆入氣管,引起肺部感染,甚至窒息死亡。
  2. 避免將中藥加在乳汁或果汁中。藥物與乳汁混在一起,很易產生凝結現象,降低藥物的療效;藥物與果汁混在一起,可能會引起交互作用降低藥效。
  3. 避免嗆到或吐藥時繼續餵藥。喂服藥液時,應注意寶貝吞嚥速度,若出現嗆咳或吐藥,要立即停服,並抱起小孩輕拍背部,以使藥液咳出氣管。
  4. 避免飽餐後立刻餵藥。因為飽食後,若服苦藥容易引起病童吐藥。

最後,附上這段小口訣:「吃藥不可怕,中藥不難吃,選對好幫手,餵藥有姿勢,避免某些事,餵藥非難事!」請爸媽記住小口訣,善用這五個小技巧,相信餵您家寶貝吃中藥就不再是件苦差事!  

參考資料:

  1. 關於給小兒喂服中藥湯劑的幾點建議 宋偉紅 遲梅霞 實用醫技雜誌 2005 年6 月第 12 卷第 6期
  2. 小兒餵藥的方法和技巧 董瑞容  福建醫藥雜誌  2008年2月第30卷第1期
  3. 淺談小兒中藥煎服法 吳革  湖南中醫雜誌  2006年1月  第22卷第1期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兒科 林怡君醫師】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