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為類固醇伸冤 談類固醇在紅斑狼瘡病患之使用

類固醇

台灣民眾對美國仙丹-類固醇愛恨二極,褒者愛之如癡不能自拔,貶者恨之入骨極為排斥,此種二極現象之主因,源於一般大眾對此藥之不瞭解,且各種以訛傳訛的觀念在民間廣為流傳,已造成醫療上極大之困擾。諸種謬誤觀念中,最常聽到是「類固醇傷腎」或「類固醇是最後防線聖藥,不可輕易動用」,殊不知類固醇絲毫不傷腎,且是許多腎炎之仙丹良藥,更是眾多免疫疾病的第一線良藥,當用則用,否則延誤治療時機,造成終身遺憾;而相反地也常見到一部份民眾,沈溺於類固醇之強大消炎止痛效果,不求治本,而自行服用大量類固醇,造成副作用,此類病患常見於痛風或各種風濕病患。在台灣類固醇之副作用已被過分渲染,但只要正確使用,事實上並非每個病人皆會發生副作用,副作用在小心使用下多可防止,且功大於過,因此我們要替類固醇伸冤。

在1949年美國梅育診所風濕病科Hench醫師,曾以類固醇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療效卓著,而1950年代發展出多種類固醇製劑,類固醇開始被使用於治療紅斑狼瘡及其他免疫風濕疾病,救了許多人命,Hench醫師也因而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民間俗稱類固醇為「美國仙丹」應為實至名歸。

類固醇是紅斑狼瘡治療藥物之基石:

類固醇為一種荷爾蒙,在生理劑量(相當於prednisolone 7.5mg)時,有調節人體生理之作用,對於人類應付外來壓力有很大功用,而在藥理劑量時,可以抑制炎性反應,減少具有免疫記憶力之淋巴細胞數量,對防止過度免疫反應極為有效。類固醇在紅斑狼瘡使用之原則,是凡有內臟器官病變的活動性紅斑狼瘡,就須使用類固醇。

高劑量類固醇之使用:舉凡心、肺、腎臟或血液之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或血小板減少等症狀,須使用高劑量之類固醇至少六星期,其劑量為prednisolone 1mg/kg或以上,一般成人使用40mg以上之prednisolone就算高劑量,而若有急性之中樞神經病變時,更可能需要合併使用高劑量之類固醇靜脈脈衝治療。

中劑量類固醇之使用:非內臟實質器官病變惡化時,以每日使用20-40mg之中等劑量prednisolone為原則,此種情況如肋膜炎、心包炎,皮膚病變或關節腫痛嚴重惡化時,可使用中等劑量之prednisolone數天或數週之久再減量。

低劑量類固醇之使用:慢性輕微之非內臟器官病變,如輕、中等程度之關節及皮膚病變,可先使用2-20mg之prednisolone治療,且常須合併使用非醇類消炎止痛藥或抗瘧疾類藥物或methotrexate,然後逐漸降低或停用類固醇劑量,直至症狀消失,或能以極低劑量之類固醇與上述藥物合用而穩定控制症狀時。

開刀或身心重創時,類固醇之劑量需要增加:

腎上腺在身心逢重大壓力時,就會放出大量腎上腺素,以幫忙克服壓力,若曾使用類固醇之紅斑狼瘡病患面臨開刀,或心理壓力極大如喪偶、失戀時,因腎上腺功能已受壓制,常必須增加平日之prednisolone劑量至2或3倍,否則極易引起狼瘡疾病之惡化,或急性腎上腺功能不全,此時更忌驟停藥物。

類固醇藥物使用之要領:

1. 切忌病患瞞著醫師,自行減少藥量,造成急性腎上腺功能不全,或疾病惡化死亡。

2. 中劑量以上類固醇不宜連續使用三個月以上,若依臨床考量必須如此,則可以脈衝靜脈注射法輔助,或另加他種免疫抑制劑聯合治療以減少類固醇之每日劑量。

3. 含氟化類固醇之皮膚外用劑,不宜連續使用兩星期以上,否則易引起皮膚變薄萎縮。

4. 關節腔內注射類固醇,一年不宜超過三至四次。

類固醇之副作用有那些?如何防止?

要強調的是類固醇之副作用不是每個人必會發生,且已有些方法可以防止或減少類固醇副作用之產生,防止副作用之方法如下:

1. 以H2拮抗劑防止胃潰瘍。

2. 儘可能低鹽低醣飲食,且嚴格限制熱量,以防止肥胖、高血壓、高血糖、月亮臉之發生。

3. 確記「七分飽」原則,類固醇常會刺激食慾使人胃口大開,對防止上述副作用,有很大之效果。

4. 適量使用利尿劑可減輕浮腫。

5. 每日食用1公克以上之鈣(或由食物攝取),以減少鈣流失,造成骨質疏鬆。

    6. 於夜間難以成眠者,可適量服用鎮靜劑。    

    7.勿與人蔘或刺激性飲料合用,以免心神不寧。

8. 病人毋需終日休息,必須多多活動,減少肌肉之萎縮及防止骨質疏鬆。

9. 同學、朋友或親人有感冒或其他感染時,需暫時避而遠之,以防受到感染。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副院長 風濕免疫科 藍忠亮醫師】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