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抽血檢驗血糖值,當抽血檢驗結果成現貧血時,病患往往會回頭怪罪抽血太多造成貧血。其實這是倒果為因的說法。伊利沙伯醫院進行的研究,分析6,325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數據,發現近23%人有貧血問題,貧血症與患者的腎功能惡化有關連性。若與沒有貧血問題的患者比較,貧血的糖尿病患者合併有高血壓、慢性腎病、缺血性心臟病與中風的比率也較高。相關研究顯示男性、長者及腎功能較差,均是導致二型糖尿病患者出現貧血的高風險因素。
談到貧血在台灣當然也要優先考慮潛在的疾病問題,例如腸胃道失血,地中海型貧血、溶血性貧血、鐵質缺乏的貧血。糖尿病不會直接導致貧血,但與糖尿病相關的一些併發症可能有關。例如糖尿病相關的腎臟疾病和神經病變可能導致貧血的發展。服用某些口服糖尿病藥物可能與貧血的風險有關。糖尿病人也可以因為過度節食而造成貧血,例如偏食不能吃均衡膳食或因為特殊飲食配方(減重餐)或糖尿病偏方干擾營養物質的吸收的結果。我們可以試著想想下面的狀況:
腎臟疾病
正常情況下,腎臟分泌促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刺激骨髓產生紅血球。隨著糖尿病時間的延長,腎病會逐步進展,該過濾廢產物從人體移出的器官被損壞和腎臟中微小血管系統啟動“洩漏”營養物質(如蛋白質)進入尿液型成糖尿病腎病。在腎功能逐漸變壞的過程中,由腎臟產生促紅血球生成素(EPO)的量減少,導致貧血。一些研究表明,降低促紅血球生成素(EPO)的生產和貧血更早發生在有蛋白尿問題的糖尿病患者中,因而貧血情況在已有腎臟疾病的糖尿病患比在那些尚無腎臟疾病的糖尿病者嚴重。有蛋白尿問題的糖尿病患者還要注意兩個長期的影響因素:飯後高血糖和不穩定的高血壓控制可引起腎臟損害,不知不覺中破壞你的健康。
糖尿病神經病變。自主神經病變的進展,人體可能受影響不能夠正確傳遞神經指令讓腎臟產生更多的促紅血球生成素來改善貧血。
心臟疾病
糖尿病患有高血壓的人更增加心臟衰竭風險,血壓控制不好會使得心臟無法泵出充足的血液來滿足身體各組織的每日需要。隨著年紀和疾病的進展,降低的心臟功能也可能會導致腎功能損害。目前也觀察到有心臟衰竭傾向者,會有食慾不佳的狀況也較有營養缺乏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都可以引起慢性貧血。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變或心肌發炎、心瓣膜病變、先天性心臟病、過去有心肌梗塞之病史,都是心臟功能變差的幫兇,過去初步估計大約有20%患有心臟衰竭的糖尿病人是有貧血傾向的。
營養不足
糖尿病很多人營養缺乏,可導致貧血。營養不足可以通過不進食足夠的營養,因為疾病被限制食物,例如家人或病患禁止某些營養物質(雞蛋,海鮮,瘦牛肉)或身體其他疾病(胃腸疾病,功能性腹瀉)無法吸收所吃的營養成分而引起的。一般而言,日常必須的鐵,維生素B12,維生素B6,葉酸不足都可以導致貧血。其中一個特殊情況在國外常被提到,麩質過敏症(Celiac Disease) 又稱為麩質敏感性腸疾(gluten-sensitive enteropathy) 或麩質過敏之瀉肚症(non-tropical sprue),乳糜瀉會影響人體的吸收養分的能力。在這種腸胃疾病,身體敏感不能耐受麵筋,小麥,大麥和黑麥中的一種蛋白質。在國外統計大約在20之1患有糖尿病的人一生之中都會有不同腸胃方面疾病需要特別處理,例如慢性腹瀉或消化性潰瘍等等,都會影響養分吸收,需要腸胃科醫師協助治療。
第二型糖尿病與肥胖有關,所以有些人會嘗試外科減重或代餐療法。目前有些減重手術後的營養補充不足也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引起貧血。這些人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通常需要規律的補充,減肥手術後的糖尿病長期追蹤也要防止營養素缺乏這一點小毛病。
糖尿病藥物
二甲雙胍(METFORMIN) 是最廣泛的處方用來治療2型糖尿病。人們現在認識到,二甲雙胍(METFORMIN)可引起的維生素B12缺乏。二甲雙胍的長期使用(期間12〜15年)因為腸道吸收不良導致的維生素B12短期或長期缺乏可能佔使用20-30%的人之多。腸道吸收維生素B12長期缺乏可引起貧血,也比較容易罹患周圍神經病(神經損傷的腳脹麻刺痛,腿麻,手刺痛,和臂脹麻)。
另一種類型的糖尿病的藥物,Thiazolidinediones(TZD)噻唑烷二酮,其包括PIOGLITAZONE和ROSIGLITAZONE,也可以通過稍微降低血紅蛋白濃度和紅血球細胞比容引起輕度貧血,這種貧血可能是由紅血球的比例的測量結果。如果是上述狀況,適時自行補充維生素和簡單的調整藥物或劑量也許就可以改善貧血。
貧血時,病患往往會回頭怪罪抽血太多造成貧血。其實,要思考的問題還真的不少哪!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新陳代謝科 黃偉倫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