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中風病人的復原,分為神經學上的復原和功能上的復原兩類。
一、神經學上的復原:當腦血管供應的區域因為缺血或出血時,會使腦細胞死亡,而腦細胞的死亡會產生大量的毒性物質及水腫,使病人臨床表現更差,但是一段時 間後,等這些水腫和毒性物質排除後,神經功能會慢慢恢復,這就是所謂神經學上的復原。
二、功能上的復原:功能上的復原則是指已經造成的神經損傷,利用復健的方法使其功能改善。Brunnstrom 根據中風病患的復原,將其運動復原分為六個分期(stage):
- 第一期:病患是軟弱無力(flaccid)。
- 第二期:病人會有一些聯合運動(associated movement) ,例如病人打哈欠時,可能會出現手部肌肉抽動,另外這時病人DTR增加,會有spasticity的現象。
- 第三期:開始出現自主的協同作用,病人 DTR 和 spasticity 達到最強。
- 第四期:有些動作協同作用消失,病人DTR依然增強,而且spasticity依然存在。
- 第五期:病人比第四期更進步,大部份動作有好的協調或選擇性,DTR可能正常或增加。
- 第六期:幾乎正常。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復健部 羅瑞寬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