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伯伯中風之後,右側肢體癱瘓,口齒不清,吞嚥困難。由於子女各自成家住在外縣市,他出院後就由高媽媽負責照顧,或許是照顧經驗不足,女兒上週返家發現高伯伯不但瘦了一大圈,背上還冒出一顆顆小小的褥瘡。
腦中風是使生理失能的殺手,要防治腦中風,必須及早從飲食著手。因為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子有三高: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只要具備三高之一,中風機率就比正常人多3倍,而三高的形成與飲食關係十分密切。
- 理想體重要維持
- BMI值計算公式
2. 紅綠食物要慎選
- 「綠燈食物」:含有人體必須的營養素,可促進身體健康,是每天都需要選擇的食物。例如新鮮蔬菜、水果及米飯、饅頭、蒸蛋、低脂奶、瘦肉、橄欖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油等。
- 「黃燈食物」:含有人體必須的營養素,但糖、油脂或鹽分含量過高,應限量攝取。例如鹹蛋、炒飯、炸雞、糖醋排骨、漢堡、披薩、水果罐頭等。
- 「紅燈食物」:只提供熱量、糖、油脂和鹽分,其他必須的營養素含量很少,最好與其保持距離。例如汽水、可樂、炸薯條、巧克力、奶油蛋糕等。
3.三低一高最健康
- 降低油脂、膽固醇的攝取
- 減少鹽分的攝取
- 減少精緻糖類的攝取
- 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取
腦中風後的飲食原則
臨床常見的吞嚥困難包括不自主的流口水、哽到、餐間或餐後咳嗽、無法由吸管吸取食物、食物殘渣仍留在舌頭上或散佈在口腔四周、發聲時有咕嚕聲、進食或喝飲料後有濕咳反應、食物不慎倒至鼻腔中等。
- 由於飲食的種類變化較少,病患常在不知不覺中偏食,造成重要營養素的缺乏。
- 由於食物質地或給予的方式不適當,使得病患在進食過程中嗆到或將食物吸入肺部,易對進食產生恐懼感。
- 由於咀嚼或吞嚥困難,造成6大類食物攝取不均衡,最常見的包括減少食用蔬菜及水果,纖維素長期攝取不足;或是肉類吃得太少,導致蛋白質缺乏。
- 增加食物的濃度
2. 調整食物的質地
3. 少量多餐
4. 臥床病人進食的考量
腦中風病人的參考食譜
- 將豆腐放入滾水中燙過,以廚房紙巾吸乾水份後備用。
- 馬鈴薯放去皮切塊,放入蒸籠蒸熟後壓碎成泥。
- 木耳絲、胡蘿蔔絲及金針菇絲以熱水燙熟放涼備用。
- 將豆腐與馬鈴薯泥及燙熟的蔬菜攪拌均勻後,將調味料拌入即可。
營 養 師 叮 嚀
菜 名:南瓜沙拉(兩人份)
材 料:南瓜500克 葡萄乾30克
熟杏仁碎片30克
調味料:沙拉醬50克 溫開水150克
- 南瓜去皮及籽,放入蒸籠蒸熟後放涼備用。
- 葡萄乾浸泡溫水15至20分鐘,瀝乾。
- 將南瓜、葡萄乾及杏仁碎片放入攪碎機中攪拌至泥狀。
- 將沙拉醬均勻拌入南瓜泥中至光滑狀即可。
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他命B1、B2、C以及食物纖維,搭配葡萄乾及杏仁碎片的香甜,可以提高腦中風病人的食慾,增加攝食量。亦可用地瓜、馬鈴薯或胡蘿蔔等根莖類食物作替換,增加變化。
菜 名:香蕉優酪乳(兩人份)
材 料:香蕉兩根、鮮奶200 cc、優酪乳300 cc
調味料:蜂蜜或果糖適量
- 香蕉去皮切小丁放入果汁機。
- 將優酪乳及鮮奶倒入果汁機中拌勻
- 可視甜度需要,適量加入蜂蜜或果糖
香蕉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是優質的營養水果。香蕉中含有多量水溶性纖維,尤其是「果膠質」,可視為幫助排便第一首選。再搭配優酪乳及鮮奶,不但可以增加鈣質的攝取,優酪乳中的益生菌更可促進腸道蠕動使排泄物軟化,潤腸通便。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臨床營養科 翁毓璐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