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何謂腦中風?
腦中風是供應腦部的血管受到阻塞或破裂,無法供應腦組織的需求,而造成身體功能喪失的現象。可分為二種:
- 缺血型:指腦血管阻塞,造成腦組織無血液供應。
- 出血型:指腦血管破裂,造成局部腦組織受壓缺血。
二、腦中風之前有何症狀?
- 血栓型:在發病前通常會有暫時性缺血性發作,數分鐘或數小時後消失,如視力模糊,一側臉、手、腳麻木或無力,語言障礙等症狀。通常在睡覺或剛起床時發生。
- 出血型:發病時可能會覺得嚴重頭痛、頸部僵硬、嘔吐、偏癱、喪失意識等症狀。通常為突然發生。
三、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血指過高、肥胖、吸煙、酗酒、家族遺傳及高齡等等。
四、腦中風常見的相關檢查?
- 電腦斷層攝影:可用來確定出血或梗塞的位置。但剛發生腦梗塞的幾個小時內,常無法看出病變的部位。
- 頸部血管超音波:可提供腦血管血流之資料。
- 腦波:協助診斷抽搐發作之位置。
- 腦部核磁共振:監測電腦斷層掃瞄中不易偵測之病灶。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教健康分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