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這些人不能外食...
字體:

心臟病症狀

心臟病症狀

平常大家認知所謂”心臟病”,其實包含範圍廣泛,從動脈硬化造成的狹心症、心肌梗塞,到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心衰竭、或是各種形式的心律不整都包括在內,因此臨床表現的症狀也不盡相同。
初步整理常見症狀如下:
1. 胸痛: 是大眾最熟悉也最擔心的症狀。其實,並非所有的胸痛都和心臟病有關,可以依照不同疾病,對表現出的胸痛作簡介:

  • 狹心症或心肌梗塞: 疼痛性質通常是悶痛或壓迫感的疼痛,發作部位常在胸骨後方整片區域,病患通常無法明確標示出胸痛範圍,且有時疼痛會放射到後背、肩胛骨、下巴、手臂、或上腹等部位,還會合併冒冷汗、噁心、嘔吐等症狀。穩定心絞痛常在運動或活動時發生,一般持續5-10分鐘,休息後便會緩解。相反地,急性心肌梗塞則會在休息時產生,症狀更為嚴重,且常發作超過30分鐘以上。
  • 主動脈剝離或主動脈瘤破裂:和上述心絞痛不同的是,胸痛發作的形式通常更為快速且嚴重,類似”晴天霹靂”般的瞬間劇烈疼痛,且胸痛的性質更近似於”刀割”般的銳利疼痛。胸痛部位會依照血管剝離或破裂的程度,放射至後背甚至是腹部。
  • 胃食道逆流:胃酸逆流也常會造成胸悶的症狀,部位也常在胸骨正後方或靠近上腹處,故常會和心絞痛症狀造成混淆。和心絞痛不同的是,症狀發作和運動活動無關,常在進食後、空腹、或平躺時發生,有些病患會在半夜或清晨時發生。此外,會除了胸悶外,還會因為胃酸逆流,合併胸部燒灼感或喉嚨痛之症狀。
  • 肌肉骨骼性胸痛: 胸部之肌肉骨骼因各種原因造成發炎與胸痛(如: 撞擊、用力過度、姿勢不良…)。疼痛部位通常是侷限性,患者可以很清楚地指出特定的疼痛範圍,有時會合併局部壓痛,或是疼痛會因為特定姿勢、呼吸…等因素而加劇。
  • 神經痛: 類似放電般的局部瞬間疼痛,一次通常持續不到數秒鐘,有時疼痛部位會在胸部不同部位遊走。
  • 焦慮或身心症: 許多身心科方面的問題,例如壓力過大、焦慮症、或憂鬱症等,也會造成各種形式的身體不適,其中便包含胸痛或胸悶等症狀。其表現因人而異,但通常和運動活動無關,且常合併有主觀上的呼吸困難或心悸等現象。

2. 氣喘:
許多心臟疾病都會以氣喘來表現,例如心肌梗塞、心衰竭、肺栓塞、或心律不整…等,都會以氣喘的症狀來表現,其共同的特徵是運動或活動時症狀會加劇。但若病患是心衰竭合併肺積水,則會有端坐呼吸(躺下來會喘,坐起來就比較改 善)、夜間陣發性氣喘(半夜氣喘惡化)、或肢體水腫…等症狀。
3. 心悸:
每個人對於心悸的描述均不盡相同,通常是感覺到胸口砰砰跳、抽動、心跳不規則、或是心臟強力跳動…等。但簡單來說,正常人一般是感覺不到心臟的跳動,因此若是能夠感覺到自己心臟在跳,便可稱作”心悸”。心悸的成因很多,從各種形式的心律不整(快的、慢的、嚴重可能致命的、輕微的…)、心臟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到心因性的焦慮、憂鬱…都可能以心悸來表現。因此若平常有心悸的症狀,一開始可以先自行測量脈搏,評估心跳快慢或規則性,再到心臟科門診給醫師做進一步評估。
4. 頭暈或暈厥:
頭暈或暈厥的成因很多,從心血管疾病、腦神經問題、到平衡系統的問題都可能導致這類的症狀,因此往往讓很多人困擾,不清楚到底要看哪一科醫師。一般而言,若頭暈時會有天旋地轉等眩暈表現,且合併有耳鳴、噁心、嘔吐等症狀,有可能是內耳不平衡或腦神經問題所造成的,建議可以先到神經內科或耳鼻喉科做初步評估。若只是頭重腳輕之類的頭暈,可能要做多方面的評估,包括平日的血壓心跳紀錄、睡眠品質…等等,可以到神經內科就診。若有明顯高血壓症狀,也可到心臟科或家醫科門診坐進一步評估。另外,若有視線模糊;眼睛發黑、甚至短暫意識喪失等暈厥狀況,可能是腦神經、心血管、或自律神經等問題所造成,建議可以先到心臟內科與神經內科做進一步檢查。  

粥狀動脈硬化時程

5‧狹心症
狹心症的致病機轉,通常是因為心臟冠狀動脈硬化,管腔內經氧化作用和發炎反應,造成過多的膽固醇積聚在血管壁,而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使血管日漸狹窄,妨礙血液流通,並造成心肌缺氧之情形。典型的症狀包括,在運動或出力時,胸骨正後方有彷彿重物壓迫之悶痛感,有些病患還會合併氣喘、冒冷汗、噁心、嘔吐等情形。這種胸悶或胸痛,有時也會因神經路徑傳導,放射到下巴、手臂、後背、或上腹等地方。一般而言,症狀多半持續5-10分鐘,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舌下含片,對症狀會有緩解的效果。 不過,如果血管阻塞的情形,嚴重到導致心臟肌肉壞死,造成心肌梗塞,則胸痛的症狀相較一般狹心症而言更為嚴重,且多半持續30分鐘以上,休息或舌下含片均無法緩解。這時便必須立即送醫接受緊急處置。   
6.心律不整
一般人心律不整的症狀包括心悸、胸悶、氣促、頭暈、胸痛,嚴重時甚至有全身無力、倦怠、心臟衰竭、呼吸困難、低血壓、昏厥及意識改變等。病人因此至門診求治時,醫師經過病史及身體檢查後,若懷疑病人有心律不整,一般會安排心電圖檢查,這是最方便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然而許多病人的心律不整不是持續的,而是偶發或陣發性的,這時醫師還會安排二十四小時心電圖檢查,將心電圖的貼片貼在胸前,再將類似隨身聽的記錄器固定在腰際,記錄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心電圖,如此可以用較長的時間來評估心律不整的發作及嚴重性。若是發作的頻率極低,並非每天發作,會安排心臟發作記錄器檢查,可以配帶一至兩週,使得成功捕捉心律不整的機率提高。
心律不整-心臟病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心臟內科 王宇澄醫師】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