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前言
早產是指懷孕20~37週前之生產,發生率為5%~10%之間;其發生常常沒有顯著的早期徵兆。
病因
- 70%~80%的早產原因不明。
- 子宮頸閉鎖不全。
- 母體有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子癇症等。
- 外傷(如腹部受撞擊或跌倒)。
- 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
- 母親有嚴重疾病(例如感染)。
- 子宮畸形。
- 多胞胎,羊水過多。
- 早期破水。
- 曾有早期分娩者。
臨床症狀
- 子宮收縮的頻率每20分鐘4次以上或1小時6次以上,且經醫師內診檢查發現子宮頸有2公分以上的擴張或80%以上變薄者謂之。若僅有子宮收縮頻率增加,則稱之為「早期收縮」。
- 下背部鈍痛或腰酸。
- 腹部痙攣。
- 骨盆受壓迫感。(覺得好像胎兒往下推)
- 陰道分泌物增加或改變。
- 下腹部有類似月經來前般的悶痛
- 規則或一陣陣的肚子變硬
- 持續性的下背腰酸
- 陰道分泌物變多或夾帶紅色血絲
PS:準媽媽若有下腹不舒服可將手放在肚子上,看看肚子是否有收縮變硬並記錄每小時收縮變硬次數。準媽媽應盡量避免久站、上夜班、過度疲累、情緒緊張及過大的壓力,這些都是刺激子宮收縮的因子。如果有子宮收縮現象,不要太緊張,放鬆心情且臥床休息並適度補充水,大部份的宮縮都會獲得改善。一般來說,每小時的子宮收縮不要超過3~4 次,如果準媽媽放鬆心情且臥床休息後仍無法改善,且持續的有子宮收縮現象,則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 陳怡燕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