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惱人的水腫-雙側水腫

上篇談過單側水腫,再來談談雙側水腫(或全身水腫),原因當然也很多,需考慮系統性疾患,如心臟,腎臟、肝臟、內分泌、或是藥物副作用,就讓我們一一剖析。

心臟疾患引起之雙側水腫

心臟為身體的幫浦,負責血液輸出及回流,當心臟發生問題,即所謂"鬱血性心臟衰竭",由於血液回流不暢,便容易造成體液留滯於軟組織,進而引發四肢水腫、體重增加。病人表現疲倦、呼吸困難(尤其是運動後)、端坐呼吸(平躺比坐著更喘)、四肢冰冷、尿量減少等症狀。若本身有心臟疾患的病史,如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肥大、心臟衰竭、肺水腫等,更要考慮是否為心臟功能不全所引發之水腫。

處理上一定要和心臟科團隊密切合作,調整藥物,使用利尿劑消除水腫,限制鹽份及水份攝取,以減輕水腫或呼吸困難的症狀。

腎臟疾患引起之雙側水腫

腎臟為身體的淨水器,排出過多的水份及毒素,且將必要的水份及物質回收,有兩類的腎臟疾病會造成水腫,第一類為排水不良,此為末期腎臟病的表徵,第二類為漏出蛋白質,此文以討論後者為主。

當腎臟的最小單位-腎絲球出了漏洞,流出大量蛋白質於尿液中,且遠端的腎小管無力將其回收,便形成蛋白尿,甚或更嚴重的"腎病症候群",當血中白蛋白降低至一定程度,血管內濃度不足,水份便從血管滲出到組織間,就產生了水腫。此類病人可能會注意到長期尿液含泡泡,且久久不散,體重上升、高血壓難以控制、身體倦怠等。

此一病症的風險因子為糖尿病、紅斑性狼瘡、多發性骨髓瘤、B型肝炎或C型肝炎帶原者、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當然也可能為原發性的腎臟疾病。

治療腎臟引起的水腫,首要處理根本病因,其他如限制鹽份水份,控制血壓,使用藥物以利尿及降低尿白蛋流失。

肝臟疾患引起之雙側水腫

肝臟為身體的工廠,製造許多物質如白蛋白、凝血因子、膽汁的同時,也排除掉肝毒素。若發生了肝硬化的情形(如B型或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原因),會發生兩件事:肝臟門靜脈壓力增高,以及蛋白製造能力下降,當靜脈回流不順、血管內濃度又低,便造成下肢水腫以及腹水產生。

處理方式同樣為限制鹽份水份,以及利尿劑的使用,肝硬化本身的治療通常效果不佳。

內分泌疾患引起之雙側水腫

位於頸部的甲狀腺,其功能異常亢進或異常低下,皆可能引起水腫,其他表現則千變萬化,如怕冷怕熱、心悸或倦怠、暴肥或暴瘦等,此處不詳述各疾病表現。簡言之,若渾身不對勁,可考慮檢查甲狀腺機能。處理原則為過低時補充甲狀腺素、亢進時服藥抑制。

高皮質醇血症(學名為庫欣氏症)雖可能造成月亮臉、水牛肩、中廣型肥胖等,但較不會單純引起雙側下肢水腫。

藥物引起之雙側水腫

常見引發水腫的藥物,為某些降血壓藥、降血糖藥、胰島素、止痛藥、女性荷爾蒙、精神科用藥及化療藥物。水腫發生時要檢視有無上述藥物的使用,與處方醫師討論是否能夠停用、或替換別種藥物,但切勿做過度聯想,一廂情願認定是藥物的緣故,而忽略了前列的種種原因。

結語

以上因素皆排除之後,最後只好歸因於循環不良或體質因素,要保持適度運動習慣、調整飲食習慣、休息時抬腳回流、使用彈性襪等,或尋求中醫的方式調理體質。水腫是非常令人困擾的症狀,並且常為重大疾病的最初期症狀、冰山一角。只要確立水腫的病因,好好與醫師配合,總能找到解決之道,切誤不明就理亂服藥物,等疾病更嚴重再來處理,常常已為時已晚。

[撰文/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腎臟內科  林于翔醫師]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