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做月子應以「恢復到當初尚未懷孕的體況」為最合理的期待,中醫藥調理通常會大分為以下三步驟:
第一步驟(約產後第1周內):補血化瘀為主,常用生化湯來進行加減。此時最宜注意乳汁分泌與惡露排出是否順暢。
第二步驟(約產後第2-3周內):養血補氣益腎為主、或兼以健脾袪濕為輔,常用當歸、川芎、黨參、黃耆、杜仲、白朮…等藥進行加減。此時應注意惡露、傷口與排便習慣等是否穩定恢復中。
第三步驟(約產後第4周起):大補氣血強筋壯骨為主,常用十全大補湯進行加減。此時尚需注意身體元氣是否大致恢復,否則可視情形延長做月子的時程。
總而言之,懷孕期宜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謹慎用藥。產後坐月子的調養則涵蓋了保健、飲食、藥物等內容,目標宜設定為恢復至懷孕前體況,若能按部就班地達成各階段目標,相信每位母親都能以身心健康的狀態迎接新成員的到來。
產後是否需全程、全酒坐月子(限水)?
除特定病症者(如:高血壓、腎臟病、妊娠子癇症、產後水腫嚴重…)或特定體質者(如中醫所謂濕重或脾虛)可以適度限水,一般婦女於坐月子時期喝水是無妨的,但建議一定要喝煮沸過的水。至於產後是否應全程、全酒坐月子,應視每個人對酒的適應性與接納度而定,未必可整體適用;再者,因台灣地處濕熱並非如中國東北或日本等高緯度地區般氣候寒峻,不見得每個產婦皆適合長期食用全酒調理的食物。
生產後飲食應注意些甚麼?
生產後的婦女,體質較為虛弱,此時若攝取太多偏頗屬性與味道過重的食物,易增加母體自我調節與代謝的負擔。中醫典籍便有「毋食冷硬物」、「毋食重濁、辛熱、生冷」…等論述。產後仍不宜過食烤、炸、辣、冰冷及燥熱性食物,以免因增加代謝負擔而延緩身體的修復。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 陳怡燕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