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出血」是許多孕媽咪非常關心的問題。孕期出血的原因和狀況因人而異,危險程度也各不相同。為了確保孕婦及胎兒的安全,每位孕媽咪都應該就各種可能導致出血的情形有所認知與了解。
導致出血的情形
- 流產:妊娠週數未滿20週或體重在500公克以下,就被排出體外。
- 急迫性流產:妊娠週數未滿20週。出現幾天到幾星期的陰道出血或是血性分泌物,可能伴有腹痛、持續性腰酸或壓迫感及恥骨上鈍痛。
- 子宮外孕:受精卵著床於子宮以外的地方,大部分發生在輸卵管。
- 葡萄胎:是一種胎盤發育異常的滋養層疾病,絨毛膜絨毛呈囊狀變性而呈現葡萄般的外觀。
- 早產:懷孕於20週到37週間生產,即稱為早產。
-
陰道或子宮頸問題:如子宮頸息肉、上皮病變等。 以上在孕期中出血的症狀為處理
- 陰道出血。
- 下腹部疼痛或背痛。
- 頻繁的子宮收縮,20分鐘內有4次以上或60分鐘內有8次以上的子宮收縮。
- 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
- 無論出血多少都應立即就醫。
- 由醫生執行內診、超音波或抽血檢查來診斷可能原因。
- 住院後返家仍須多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量直至生產。
- 禁止性生活。
-
前置胎盤:胎盤部份或完全的在子宮下段著床發育。 症狀處理
- 腹部柔軟,無壓痛感。
- 無痛性,陰道鮮紅色出血。
- 應密切觀察出血情形,若出現陰道出血,立即入院觀察。
- 多臥床休息。
- 禁止性生活。
- 若出血量大應即刻接受剖腹生產手術。
-
胎盤早期剝離:胎兒娩出前有部份或全部胎盤與著床部位的子宮分離即稱之。 症狀處理
- 陰道出血。
- 腹部壓痛或背痛。
- 高頻率的子宮收縮。
- 孕婦可能出現休克現象。
- 左側臥,以免壓迫下腔靜脈。
- 無論出血量多少,應立即入院治療。
-
子宮破裂:因子宮無法承受妊娠組織增長而破裂所致。較常發生於曾經經歷子宮手術或子宮畸形之孕婦。 症狀處理
- 常見於產中突發之大量陰道出血,亦可在無宮縮下發生。
- 子宮形狀或內診時胎頭位置改變。
- 強烈腹痛,可能發生孕產婦休克。
- 胎心音突然消失或心搏減速。
- 補充輸液、給予氧氣及左側臥。
- 立即送醫並安排剖腹探查手術。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 陳怡燕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