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小美(化名),近半年來的掉髮量越來越大,用了許多市售的生髮產品,但症狀仍未改善,頭頂的頭皮已隱約可見,因而抑鬱難安不想見人,家人乃陪她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就診。皮膚科張中興主任根據門診歷年來以掉髮為主訴的患者進行統計分析,顯示缺鐵是臺灣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出現廣泛性掉髮最常見的原因。她安排小美做了抽血檢驗,血色素及其他相關檢驗的數值均正常,唯有鐵蛋白的數值相當低,只有15ng/ml。鐵蛋白的正常值為11-306 ng/ml,那麼小美的掉髮與缺鐵有關嗎??
掉髮是缺鐵最早期的身體表徵
鐵與疾病的關聯,在內科學最熟知的是缺鐵性貧血,因此常以血色素作為有無缺鐵的指標,但事實上,血色素是非常晚期的指標,只有在缺鐵嚴重時才會導致貧血。
新的皮膚科學知識指出,頭髮的生長和鐵有關,掉髮常常是缺鐵最早期的身體表徵,而這時的血色素仍然是正常的。換言之,鐵蛋白可以作為早期缺鐵更敏感的指標,當鐵蛋白下降至60 ng/ml以下,掉髮症狀就會逐漸出現,一旦低到20 ng/ml以下,幾乎所有患者都會明顯掉髮。因此,目前的鐵蛋白正常值11-306 ng/ml,實有必要修正為60 ng/ml以上。
臨床上也發現,鐵蛋白缺乏的患者年齡層分布極廣,其中又以20-45歲的女性占了大多數。
育齡婦女容易缺鐵的3大因素
育齡婦女為何容易缺鐵,可能原因如下:
-
鐵的攝取不足
這種情形多見於幼兒、青春期少女、懷孕及產後或正在哺乳的婦女、長時間減重的女性或素食者,她們的鐵蛋白攝取量小於身體的需要量。 -
鐵的吸收不全
如果習慣在餐前或餐後喝茶、咖啡或牛奶,由於這些飲品會降低鐵的吸收,易造成鐵的吸收不全。 -
鐵的流失
女性每個月的月經會使鐵質慢性流失,經血量大者,鐵質的流失更多,經年累月便容易導致缺鐵。
從天然食物中可攝取足夠的鐵
含鐵的食物來源分為動物性和植物性:
-
動物性來源
紅肉如羊肉、牛肉、豬肉等,含有大量的鐵,豬血、鴨血和豬肝也含有鐵,海鮮中的牡蠣、文蛤、九孔,亦為鐵的來源之一。 -
植物性來源
紫菜、花生、芝麻、紅莧菜、山芹菜,富含鐵質,吃素者可從中獲取鐵質。此外,紅豆、綠豆、黃豆等豆類也含有鐵質。
飯後喝杯茶或咖啡會阻礙鐵的吸收
維生素C能增加人體對鐵的吸收,所以在餐後不妨吃些奇異果、木瓜、柳丁、芭樂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許多人喜歡在飯後來杯茶或咖啡,但牛奶、茶和咖啡都會降低鐵質的吸收,因此用餐前後1小時,應避免飲用。
大家平日只要養成良好均衡的飲食習慣,從天然食物中即可攝取到身體所需的鐵。若抽血檢驗發現鐵蛋白不足,須在醫師評估後,適量補充鐵劑。鐵的攝取並非越多越好,過多的鐵反而會帶給身體負擔。
均衡飲食與補充鐵劑使她髮量增加
小美在採取均衡飲食與補充鐵劑3個月後,鐵蛋白回升,掉髮量明顯減少;6個月後,整體髮量增加,整個人也變得更有活力了。
掉髮常常是健康出現問題的早期表現,這時與其盲目地使用成藥或嘗試偏方,不如直接尋求皮膚科醫師的診斷,針對病因治療。尤其是缺鐵導致的掉髮,只要早期診斷並早期調整飲食與治療,髮量是可以完全恢復正常的。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護理師 藍雅琦;審稿/皮膚科 主任 張中興】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 第1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