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王小姐,50歲。抱怨下顎牙齦萎縮,擔心牙齒脫落。
病例2:張先生,23歲。主訴喝冷水時下排牙齒會痠軟疼痛,右側牙齦高度也下降。
病例3:劉小姐,28歲。經齒顎矯正科醫師轉診,評估右下顎正中門牙有牙齦萎縮的美觀問題。
病例4:方先生,45歲。牙周病治療後,牙縫變大,喝冷水時牙齒感到痠痠的。
牙齦萎縮會如何?
牙齦萎縮可能帶來的影響如下:
- 牙齒敏感,尤其是對於冷、熱、酸、甜等食物飲品反應明顯。
- 美觀考量,缺損的門面可能影響個人的自信心。
- 清潔不易,牙菌斑容易堆積,進而引發後續牙齦炎甚至牙周炎。
- 牙根容易蛀牙
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導致牙齦萎縮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包括1.牙根先天缺少外層骨頭的保護;2.牙齒生長的位置不佳;3.矯正時牙齒的移動;4.異物傷害,例如卡到魚刺、用指甲摳牙肉等;5.不當的刷牙方式;6.牙齦先天薄弱;7.活動假牙不當的壓迫;8.咬合不正,牙齒會咬到對側牙齦;9.肌肉或繫帶過度的拉扯;10.假牙邊緣不適當或不密合;11.牙結石堆積;12.牙周病;13.抽菸等。很多人往往有數個因素同時存在而導致牙齦萎縮。
並非所有的牙齦萎縮都需要治療、或是都可以治療。牙醫師會依照個人牙齦萎縮的原因、萎縮程度、臨床症狀、患者主訴等多方面去考量,與患者溝通後再制定適合的治療計畫。通常會先移除或矯正導致牙齦萎縮的原因,例如不良或過度的刷牙習慣、牙齒生長歪斜、咬合不正等,再評估是否要安排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常見者有1.教導適當的口腔清潔方式;2.改正不良習慣,例如用指甲摳牙肉或抽菸等;3.矯正咬合及牙齒、牙根的位置;4.重新製作適當的假牙;5.治療牙周病;6.教導如何使用去敏感產品;7.臨床上非手術性去敏感治療;8.蛀牙或凹陷部位的填補等。
手術治療常見者有 1. 增加牙齦厚度及寬度; 2. 切除拉扯過度的繫帶;3. 牙根覆蓋手術。以上手術都是在門診進行,經局部麻醉後即可施行,術後不影響一般日常作息,但須注意傷口照護及飲食調整。通常1週後即可拆線。
要記得定期檢查口腔喔!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牙醫部 吳宜亭醫師】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