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藥物治療,是利用特殊藥物來治療腫瘤疾病,或控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化學藥物治療目的
- 治癒。
- 預防腫瘤細胞轉移。
- 緩解疾病、減輕疼痛等不適。
化學療法可能引起的不適症狀
- 貧血、白血球降低、出血傾向。
- 噁心、嘔吐、腹瀉、便秘、食慾不振。
- 口腔黏膜發炎、發燒感染。
- 掉髮。
- 手腳麻木、聽力減退、膚色改變等。
- 注射藥水漏出造成局部組織壞死、靜脈炎等。
- 長期使用造成各種器官,如:心、肺、肝、腎等功能障礙。
以上這些症狀的發生,常因個人體質與藥物種類,而有所不同。並不是每個人都相同。若事先有正確的認識與準備,則能減輕不適。
定期門診追蹤
- 腫瘤病患治療中,最大的問題,是復發與轉移。而停藥或自行中止治療,往往是造成惡化或復發的一大原因,要定時接受醫師的診療。
- 不正常細胞的侵犯,是不可知而迅速的,為了提高治癒率,並防止復發,應定期接受檢查、治療。
化學治療中營養問題處理
- 治療過程中,副作用及疾病,可能導致營養缺失。由於營養在治療中,所佔地位重要,若能迅速予以補充,一則可以修補受損的組織,減輕副作用,一則可以增加藥效。
- 在食物選擇上,並無禁忌;三餐仍以五大基本均衡飲食為主。可增加高熱量、高蛋白食物,並在兩餐之間,添加點心。
- 貧血者,可多攝取蛋白質、鐵劑、維他命 C 食物,如肝臟、蛋黃、菠菜、葡萄乾、腰果、黑棗等。
- 若吞嚥困難、疼痛,可選擇高蛋白、高熱量的流質代用品,如奶蛋白等。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教健康分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