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外科在腦中風中一向是處理腦出血部份,雖然腦出血僅占腦中風20-30%,但死亡率及致殘率皆比傳統梗塞型中風為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針對腦出血治療一直有獨到領先治療,尤其內視鏡腦出血治療,更是處於領先地位。未來在既有良好基礎下,將陸續開展各項腦出血的研究,研究方向將從高科技的現代治療技術到結合傳統中醫藥治療,從動物模式建立到人體應用,從急性期照護到慢性期重建,涵蓋腦出血治療的各個面向,此一腦出血性中風的大型研究在周院長領導下,將分下列七個子計劃:
傳統上對於蒼白球視丘出血手術之標準一直未有清楚定義,希望藉由此計劃建立一客觀之腦出血指數,藉以提供一客觀量表來決定腦出血手術或非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
(二) 腦出血病人之清醒麻醉內視鏡手術計劃
此計劃將結合最新清醒麻醉技術,讓腦出血病人能在清醒狀態下,接受局部麻醉及微創的內視鏡手術,藉以縮短血塊吸收速度,加快病人復健速度。
研究顯示腦出血急性期除血塊大小外,影響預後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腦水腫,而腦水腫又與發炎機制有關,所以本計劃希望透過抽血檢測腦出血病人急性期的發炎指標如CPR,MMP-9等來探討其背後發炎機制,並找出預測指標。
本計劃希望利用傳統中藥的抗氧化作用,結合現代技術來治療急性腦出血水腫,藉以增進病人生活品質。
影響腦出血病人預後,除了急性期手術外,加護病房照護也占相當重要因素,本計劃希望整合各項影響腦出血預後之變項,作一標準化照護,希望能縮短術後加護病房時程,進而提高病人預後。
本計劃希望藉由抽取病人本身骨髓取得GCSF再移植回病人體內,希望藉此幹細胞移植讓病人恢復肢體功能。
本計劃希望藉由動物模型建立,建構一腦出血實驗平台,讓各項新治療技術,新藥能先應用在動物再進而人體,進而加深腦出血性中風的基礎研究。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神經外科部 陳春忠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