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牙痛不是病?

相信絕大多數民眾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牙痛的經驗,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牙痛確實令人難以忍受,然而就如同身體其他部位疼痛與全身疾病的關係,牙痛同樣反映出牙齒本身或其他器官可能存在的疾病。由於牙痛的原因多以牙髓疾病為主,因此本文以牙髓相關疾病為討論核心。 

在討論牙痛原因之前,首先要先瞭解牙齒的構造。張口可見的牙齒結構稱為臨床牙冠,其下(外為牙齦覆蓋)由牙根支持,並經由牙周韌帶連附於齒槽骨。從解剖構造來看,臨床牙冠自外而內可以分成琺琅質(或稱牙釉質)、象牙質(或稱牙本質),以及牙髓腔。牙根的解剖構造與臨床牙冠類似,但最外層的結構為牙骨質,而非牙釉質。牙髓腔內含牙髓組織,主要由纖維母細胞、免疫細胞,以及豐富的血管與神經供應等所組成。

牙齒

牙齒敏感易痠痛 常是牙髓發炎的警訊 

當外來的刺激與傷害(常見的原因為齲齒)局限於牙本質而未影響牙髓腔時,會引發牙髓內的局部發炎反應,病人對於冷熱飲料或甜食會較為敏感, 或者是牙齒略感痠痛。此一階段的特徵主要包括:(1)需要外界(如:喝冷飲)的刺激,才容易引發疼痛,(2)外界刺激移除之後,疼痛通常迅速消失。上述情況稱為「可逆性牙髓炎」 ,治療方式是移除所有已被破壞的牙齒結構,並選擇合適的填補材料, 恢復牙齒的正常外觀及功能。 如果忽視了初步的警訊而未予處理,外來物質(如細菌)對於牙齒結構的持續破壞或是其他原因,都將直接造成牙髓組織的暴露與感染,

常會引發牙髓組織劇烈的發炎反應。此時的牙痛特徵為:

(1)自發性的抽痛(不需要外界的刺激),甚且導致一夜難眠,

(2)外界刺激亦會引發疼痛,但與可逆性牙髓炎不同的是,即使移除了外界刺激,疼痛仍會持續數分鐘。我們稱這種情況為「不可逆牙髓炎」。 

牙髓炎未予治療 將引發牙根尖周圍炎 

上述症狀有時會突然消失一陣子,病人常因而掉以輕心,誤以為狀況改善。其實這是因為牙髓壞死,暫時對冷熱等刺激沒有任何反應,然而感染會由牙冠往牙根尖區域擴散,病人接著會覺得咀嚼時不太舒服,甚至在鄰近的牙齦區域形成凸起或膿疱,這時牙齒周圍的齒槽骨已經受到破壞,稱為「牙根尖周圍炎」。 

「不可逆牙髓炎」與「牙根尖周圍炎」的治療方式均為根管治療。根管治療的目的在於保存牙齒,避免遭到被拔除的命運,以利後續的膺復治療。

其施行步驟包括髓腔開擴、移除壞死牙髓組織、根管擴大與修形、感染控制,以及根管充填等步驟。由於根管系統極為複雜,往往需要1次以上的約診,並適時配合顯微鏡等設施,以確保治療成效,而病人有無配合約診,也是根管治療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根管治療的步驟中,移除壞死牙髓組織的概念,也就是過去為一般大眾所熟知並高度畏懼的「抽神經」,但隨著醫療技術、設施與疼痛控制的進步,根管治療已成為治療牙髓疾病與保留自然牙齒的首要選擇。

忽視牙根尖周圍炎 有導致蜂窩組織炎之虞 

如果忽視牙根尖周圍炎的徵候,可能會隨著感染日益嚴重而導致頭頸部的蜂窩性組織炎,局部區域或臉部發炎腫脹,甚至合併發燒等狀況,嚴重威脅健康。一旦出現頭頸部的蜂窩性組織炎,可能需要住院,藉由切開排膿與口服或施打抗生素,以避免進一步的感染。 

偶有非齒源性牙痛須會診相關科鑑別診斷

必須注意的是,有些其他系統性的疾病也會引發類似牙齒疼痛的感覺,雖然在臨床上所占比例較低,但仍不可輕忽。例如三叉神經痛與鼻竇炎,便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往往需要牙醫師及神經或疼痛、耳鼻喉等專科醫師,共同參與完整的鑑別診斷,以期達成及時而有效的治療。

一口健康的牙齒,帶給我們享受美食的樂趣、自信的外表與清楚的口語溝通,因此應該付出更多的心思來維護牙齒的健康,重視牙齒發出的警訊,並且養成定期檢查牙齒的習慣,如此即可遠離牙痛的夢魘。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牙醫部 口腔病理科 林弘斌醫師】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