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有斑點黑痣 如何分辨是良性還是癌
一般人聽到腫瘤二字,就誤以為得到了癌症。其實腫瘤指的是組織集結增生,進而再分為良性及惡性(所謂癌症)腫瘤。
當我們在身體某部位皮膚上發現一顆腫大組織,先不用慌張,可依下列準則先自我觀察一陣子,再決定是否就醫診治。
- 常見良性腫瘤特徵:大小固定無快速增長、外觀圓滑、觸感軟有彈性、可滑動。
-
常見惡性腫瘤特徵:持續變大、變色、變硬、突起、不規則形狀。(有一口訣可供民眾記憶: ABCDE: Asymmetric: 腫瘤不對稱, Border:腫瘤邊緣不規則, Color: 腫瘤顏色不均勻, Diameter:腫瘤直徑大於0.6公分,Elevation: 腫瘤快速隆起
何時考慮手術?
良性腫瘤為良性皮膚組織過度增生,通常不會有惡性變化。所以並不是所有表皮及皮下腫瘤都必須手術切除,有些觀察或是藥物、雷射、冷凍治療等即可,如有以下情形可考慮手術切除:
- 若是影響了日常生活或造成外觀不雅。
- 腫瘤及病灶外型有變化(如:持續變大、變色、變硬、突起、不規則形狀)。
- 有容易出血傾向。
- 久治不癒,長瘤的地方糜爛、或有潰瘍的傷口。
-
腫瘤壓迫產生一些不適症狀(如:疼痛或感覺異常、影響活動等)。
手術醫師科別? 手術方式?
可至醫院掛號皮膚科、整形外科、或一般外科醫師處理全身各處表皮及皮下腫瘤或是皮膚病灶,特別是需要手術切除治療。若不確定該如何治療,可以先來外科門診做初步診斷。
通常表皮或皮下腫瘤一般可在門診手術施行,採局部麻醉,開完刀即可返家,同時會進一步做病理切片診斷。一般三天內需返回門診檢視傷口,需不需要拆線及拆線的時間依手術的部位及腫瘤的種類而定,約一週左右即可知道切片的病理報告。少數情況如腫瘤較大、較深、部位特殊、影響較廣、懷疑惡性、或是切除腫瘤後需要修補重建,如透過植皮手術,或利用附近的皮瓣或組織作填補等,才需考慮半身或全身麻醉,及住院治療。
常見的表皮及皮下良性腫瘤簡介:
- 表皮腫瘤
- 病毒性疣:由病毒感染所導致的表皮腫瘤,常發生在腳掌及手掌,表面有細細的突起,具有傳染性,臨床上有時會看到手掌或腳掌或同時長好幾顆的,所以一發現必須盡快治療。可採取冷凍治療或是手術切除加電燒。
- 雞眼:通常發生在腳掌的壓力點,是因為長期刺激造成角質過度增生所致,就像長繭一般。一般觀察即可,解決造成角質增生的原因,如:避免穿過緊的鞋子等。如持續有症狀或壓痛需治療,手術治療一般在局部麻醉下將增厚的角質削掉以減輕壓迫的症狀及疼痛。
- 皮內痣:全身都可能發生,為痣的增生,一般可先觀察追蹤不需切除,但有些的惡性腫瘤也可能長的像皮內痣,若追蹤觀察有長大或變化還是建議切除化驗較為放心。
- 表皮贅生瘤(skin tag):通常發生在頸部、背部及臀部,可以長到數公分大小。小的贅生瘤一般追蹤就好,大一點的或有症狀者應考慮切除。
- 脂漏性角化症:一種由表皮細胞構成的良性腫瘤,俗稱老人斑。為肉色或棕色的斑塊,表面或粗糙或平滑,通常沒有症狀,但少數的病灶可能感到有一點癢。體質加上日曬造成表皮的增生,年紀大的人較常見,好發在臉部、頭皮及手背。一般可先觀察,若為美觀或有變化,可採用冷凍、電燒、或者手術切除。
- 皮下腫瘤
- 脂肪瘤:體內有脂肪組織存在的部位都可能發生脂肪瘤,包括表皮下、肌肉內,甚至內臟器官,或者神經組織內,最常見的軟組織良性腫瘤。其中以體表皮下最容易發生,好發部位在軀幹及四肢,頭臉部則較少見。是體質關係造成脂肪細胞增生所致,常見多發性。腫瘤本身軟,觸摸時可移動。治療上可先追蹤觀察,若有變大或引起症狀或功能障礙可考慮手術切除,雖然大部分為良性但能有惡性脂肪肉瘤的可能。
- 皮脂腺囊腫(粉瘤):由皮膚的油脂腺被表皮包住造成其分泌物無法排除而形成囊狀內包灰白色粉狀具臭味之腫瘤,俗稱粉瘤。全身都可發生,可單一或多發,平時沒有不適症狀,但如果發炎,會有紅腫熱痛等症狀,厲害時甚至會感染化膿。若發生感染化膿只能在門診先行切開引流並換藥,等到發炎消退必須再次手術將殘餘病灶切除才能根治。一般小於0.5公分的粉瘤會建議觀察。若大於0.5公分的粉瘤,一方面影響外觀,又常常有反覆感染發炎,通常會建議手術切除。
- 淋巴腺腫大:淋巴腺乃是正常免疫系統的一部份,有時因為身體發生感染使淋巴腺體反應性增生而造成腫大,較常發生在頸部及腹股溝的位置,偶有壓痛感,通常先追蹤觀察即可。但有些淋巴腺腫跟惡性腫瘤有關,例如淋巴瘤或肺部及腸胃道惡性腫瘤轉移,所以若有以上的懷疑還是應該切片檢查較為放心。
- 腱鞘囊腫:通成長在手腕處,是因肌腱過度使用或慢性發炎,如長期使用過度或過久,而使肌腱周圍的滑液囊鼓出形成囊腫。一般不會自己消除且可能變大造成壓迫症狀,故建議切除。
-
皮膚纖維瘤:由纖維結締組織細胞發展形成的腫瘤。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腫塊,腫瘤表面皮膚正常,皮下呈現光滑活動、質地硬的圓形腫物,沒有壓痛感,多半沒有其他症狀。造成原因不明。一般可先觀察,有症狀時手術切除。
皮膚癌的種類
皮膚癌在2013年台灣十大癌症佔第八位。皮膚癌大多發生於年紀大的患者,因此發生率的持續上升,可能與社會結構中人口年齡老化、就醫便利性提高使就醫意願上升、及醫療進步,診斷能力提升等因素有關。由於皮膚癌大多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高。
皮膚癌可依照癌細胞的來源分成不同種類,各種皮膚癌的發生率與皮膚的結構有關。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會產生癌病變的細胞有許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來自表皮內的角質細胞及黑色素細胞,因為它們是第一線接觸到陽光的組織,長期照射紫外線很容易導致這些細胞的癌病變。當角質細胞發生異常癌病變時,會產生基底細胞癌或麟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是台灣地區最常見的皮膚癌,大約佔45~50%,還好它的惡性度不高,幾乎不會轉移,手術治療成功率很高。
第二常見的是麟狀細胞癌,約佔台灣皮膚癌27%。麟狀細胞癌如果太晚發現,太晚治療,可能會向內侵入皮膚真皮層中的血管或淋巴管,而使腫瘤細胞轉移至肺臟、肝臟、骨頭等其他器官,而使治療更加困難,造成一定的死亡率。但是如果早期發現,以手術治療成功率很高。
第三常見的是黑色素癌,雖然只佔台灣皮膚癌7%左右,但是因為極易轉移,惡性度高,而且對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反應都有限,因此造成的死亡率很高,是所有皮膚癌中最受重視的,也是全世界皮膚科醫師都致力於發展早期診斷,希望能藉由早期手術治療來提高治癒率。
在少數情況下,真皮層內的血管、神經、汗腺、毛囊、及皮脂腺,也可能因為化學物質、外傷、穿透的紫外線、輻射線等因素而產生癌化現象。由血管、神經等軟組織形成的癌大多稱作肉瘤,名稱雖然是肉瘤,其實也是癌的一種,例如有癌化血管形成的血管性肉瘤、由纖維化組織形成的隆起型皮膚纖維肉瘤等。至於由汗腺、毛囊、或皮脂腺形成的統稱作皮膚附屬器癌。在皮膚內循環的白血球也可能產生癌病變,形成所謂的皮膚淋巴癌。這些雖然比較少見,但也佔了總共約20%的皮膚癌,民眾往往也比較不熟悉。它們的治療方向會依據癌細胞性質而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一定要手術,有些可以使用光化治療,有些需合併放射線治療。
以下簡單介紹三種最常見且最重要的皮膚癌給大家認識
1、基底細胞癌
大多發生在曝曬部位如臉部,手背及前臂,與長期紫外線的傷害有關,因此在長期日曬的人們,如農夫,工人,漁民等,在年紀大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地方是否有不正常的腫塊。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癌。還好它的惡性度較低,幾乎不會轉移,大多以手術切除即可根治。但由於生長緩慢,往往不痛不癢且沒有症狀,因此常常被人忽視,患者如果太晚就醫,可能腫瘤會長的很大,而造成手術的困難。
2、麟狀細胞癌
常發生於曝曬部位,與長期紫外線的傷害有關,也會發生於慢性的潰瘍傷口或是工作上常須接觸到化學物質的人,還有接受過長期放射線照射的部位。由於麟狀細胞癌會轉移且即使手術切除,仍有復發的可能,因此每年都還是有患者會因麟狀細胞癌而死亡。麟狀細胞癌的預後與發現的早晚有關,因此越早發現,治療容易且預後越好。
3、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非常容易轉移,且很難治療,還好東方人發生率不高。東方人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現於手腳,包括指甲下方、指頭及掌面。因此手掌及腳掌的黑痣要特別注意它們的變化。黑色素瘤只有在非常早期發現的情況下,予以手術切除才有治癒的機會,因此在國內外皮膚科醫師都大力推動皮膚黑痣的ABCDE自我檢查方法,在下一段將詳細介紹。
皮膚癌誘因及如何預防?
因為最容易造成皮膚癌發生的原因是紫外線的傷害,因此在長期日曬的人們如農夫,工人等,在曝曬部位都是皮膚癌最常見的發生位置,包括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瘤都會發生。因此無論是從事長時間戶外工作(農夫、建築工人)或運動(球類運動)之民眾,一定要做好防曬措施(遮陽及塗抹防曬油)。
第二是常常檢查手掌及腳掌的黑痣。因為在東方人大部份的惡性黑色素瘤都是發生在手部及腳部。因此如果發現手掌及腳掌的黑痣有不正常快速的長大,一定要儘速就醫。
第三是要注意長期無法癒合的潰瘍傷口,這些潰瘍可能轉變為麟狀細胞癌。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家,因年紀大了,腳部的血液循環往往較差,如果有小腿或腳踝或腳趾的傷口,往往癒合較慢,發現有超過一個月無法癒合的傷口,應該請醫師診治。
第四是如果有特殊病史的人,如曾接受過長期放射線照射的病人,在照射部位出現皮膚癌的機會較高。
第五是曾經喝含砷地下水的居民,如烏腳病流行地區,在慢性砷中毒後,約10~20年後皮膚會慢慢出現多發性皮膚癌,包括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及波文氏症(麟狀細胞癌的零期癌)。有這些病史的人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皮膚狀況。
最後是注意自己的痣。痣長的特別多,或是有奇怪型狀的痣,或是家裏曾經有人得過皮膚癌的人,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痣的情況。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整形外科 楊舒鈞醫師 校閱/劉家瑋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