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又稱為腦血管疾病,是指突然的腦出血或腦缺血,導致腦內局部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受傷,引發身體某些部分或思考能力暫時或永久失去功能,如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嘴歪、眼斜、流口水、暈眩、嘔吐、步伐不穩及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時醫治,將可能導致意識混迷甚至死亡。
中風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國內每年腦血管疾病發病人數約為三萬五千人,甚至奪走了一萬多條寶貴生命,多年來居全國主要死因第二位,心臟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壓更是引起腦中風的主要幫兇,如此高危險性疾病,值得您我重視與關心。
哪些人較容易得到腦中風?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可分為兩大類:
一、不易改變的危險因子
-
年齡: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
-
性別:男性中風機率較女性高。
-
家族史:家中親人男性在55歲以前;女性在65歲以前,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者,其發生腦中風的危險性較高。
二、經由醫療或生活形態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
高血壓:過高的血壓容易使血管內膜受傷,導致膽固醇的堆積,而加速血 管的硬化;同時也易擠破血管增加腦出血的危險。
-
糖尿病:易使血管壁增厚及硬化,而引發腦中風。
-
心臟病:罹患心瓣膜疾病的患者,容易在心臟內形成栓子,如阻塞腦部血管,及易發生腦中風,特別是發生心律不整時,會增加腦中風的危險性。
-
高血脂:血管中血脂過高會加速動脈硬化,且這類病人通常有肥胖、高血壓、冠心症等現象,而易增加腦中風的機會。
-
鐮刀性貧血:與年輕型腦中風有關。
-
肥胖:會加速動脈硬化,加重心臟負荷,增加中風之危險性。
-
抽煙:易使血管收縮引起血壓上升及加速動脈粥狀硬化,容易發生中 風。
-
喝酒:過量飲酒、酗酒易引起肥胖、血脂過高。
-
缺乏運動:易引發肥胖,並增加發生心臟病及腦中風之危險性。
-
嗜吃鹽、咖啡、高膽固醇飲食、紅血球過多症、口服避孕藥、服用某些藥物(安非他命、海洛因)等皆有可能誘發腦中風的發生。
中風的季節
中風的發病時間與氣候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天氣比較寒冷的季節發生率就升高,其中以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間發生率最高。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腦中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