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針灸療效評估之文獻研究

腦中風針灸療效評估之文獻研究

在行政院中醫藥委員會的支持之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室顧問林昭庚教授主持了「中醫藥療效評估之文獻研究(針灸實證醫學)」的研究計畫(計畫編號:CCMP93-RD-017及CCMP94-RD-104),在「針灸對腦中風神經學缺陷及運動功能是否具有療效」這項研究中,採用medline資料庫選用18篇相關可用的文獻,探討針刺作用與腦中風之間的關連性,其中有9篇研究論文發現針刺穴位可顯著改善臨床腦中風病患之神經學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生活品質、縮短中風住院復健日數,且可明顯緩解中風後手肘痙攣程度,此外針灸亦可增加中風患者之腦血流。進一步分析臨床腦中風針灸療效機轉發現:針刺肘髎、外關、環跳及足三里等穴,可有效調節somatostatin代謝失衡;針刺合谷、曲池、足三里、公孫及三陰交等穴,可顯著提升視丘、額葉及頂葉之葡萄糖代謝率。

另外,在「針灸對暫時性中大腦動脈梗塞模型是否具有腦神經細胞保護之療效」研究中,選用了17篇相關可用的文獻,探討針刺作用與腦中風之間的關連性,發現針刺穴位可顯著恢復腦波圖、改善神經學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腦血流、降低梗塞面積、抑制興奮性氨基酸神經介質(glutamate、aspartate)之分泌、減少細胞毒殺作用,此外亦可抑制鈣離子細胞內流入超載、抑制NOS之表現、降低腦缺血炎症反應細胞激素(IL-1β)之毒害作用、促進腦血管障壁之完整性、提升神經及血管保護因子(bFGF、GDNF、VEGF)之表現,針灸亦可顯著抑制中大腦動脈-再灌流其間細胞凋亡之進行,而達神經保護效用。

綜合以上研究,我們認為,針灸不僅是古人的智慧結晶,在現代也可以透過實證醫學的檢驗,使其臨床療效得到充分的科學證實。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張恆偉醫師】

 


Copyright © 2024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