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中心 搶救中風急先鋒

腦中風死亡率僅次於癌症,是造成65歲以上國人殘障最主要的原因,隨著腦中風發生年齡不斷下降,帶給更多家庭衝擊,也造成社會更大負擔。因此,治療腦中風不僅需要更積極及更具突破性的作法,如何採取預防措施,經由高血壓、膽固醇、血脂肪和體重的控制,降低中風風險,尤為重要。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於2007年2月成立腦中風中心以來,一直是由周德陽院長領軍,結合神經內外科部、精神科、急診部、放射線部、復健部、中醫部、心臟科、高壓氧中心、睡眠中心、護理部及營養科等各科精英,以最先進、最完善的醫療技術及設備來治療腦中風。腦中風中心除了積極橫向的團隊協同合作之外,也針對病人情況制定特殊縱向的治療計畫,建立矩陣式照護,是一支全方位全人的腦中風照護團隊。

腦中風中心目前的治療特色及創新成果說明如下:

梗塞型中風

  • 對急性腦梗塞發作3小時內的病患,施以靜脈注射t-PA的溶血栓療法,達成率100%,具世界級的優秀水準。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統計,病人到院45-60分鐘即可接受此一治療,最快在37分鐘之內完成。
  • 腦梗塞病人就醫後7天內的死亡率為3.8%,低於國內外的平均值6.3%。住院中死亡率8.6%,遠低於世界一流醫院的10-12%。
  • 中風病人的電腦斷層影像執行率為100%,腦部灌流量電腦斷層檢查執行率達90%。
  • 注射血液治療藥物G-CSF以刺激幹細胞並修補腦梗塞
  • 進行幹細胞治療腦梗塞後偏癱障礙的試驗
出血型中風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是國內外唯一用內視鏡治療腦出血病例數最多的醫院,並且發明了內視鏡套管,此一套管獲得專利,已上市使用。
  • 發展新的腦中風出血指數(MICH),可有效判定手術適應症,解決醫學紛爭。
  • 中藥「黃耆」治療腦出血後的腦水腫獲得衛生署計畫補助,試驗進行順利。
其他治療特色
  • 與經濟部主辦遠距腦中風照護,將成為新興健康照護發展趨勢,可妥善分配醫療資源,提升慢性病患的生活品質與滿意度。
  • 使用血管攝影(IA-Urokinase)介入術打通血管,將腦梗塞打通的黃金時間延長至腦中風後5小時。
  • 登錄的腦中風住院平均病人數,每月平均超過150人,為全國登錄之冠。台灣腦中風醫學會2007年及2008年為此特頒「卓越成就獎」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腦中風中心。另外,持續6個月追蹤病患的成績高達99%,高居全國第一名,因而獲頒「頂尖研究獎」。
  • 針對顱內動脈狹窄且有高度中風風險的病人,施以預防性的顱內、顱外繞道手術(EC-IC by pass),防範中風發生。

我們的成就

2007年參加生策會舉辦的國家品質標章獎榮獲銀獎,生策會給本中心的評語就是最大的肯定:
  • 團隊分工整合:病人到院的處置流程標準化,24小時提供服務。將治療流程分成急性期、慢性期及復健期,明確規定每個科別的介入點。每月約治療150人,治療結果的統計及事後分析都很完整。
  • 全國資料統整:負責統整全國腦中風患者的資料,登錄資料庫已收集4萬筆以上的個案,為全球最大資料庫之一。建議未來可以進一步分析,提供國家作為衛教及預防的參考。
  • 治療成果優異:多項成果可與國外媲美,諸如t-PA治療的出血率、腦梗塞早期減壓手術成果、電腦斷層血流掃瞄的常規使用等。根據醫院提供的資料顯示,該中心治療病患的健保支出較全國平均值為低。
  • 研發成果卓越:發展新的MICH出血指數作為手術參考,以內視鏡來治療腦中風有不錯的成果,並發表於國際雜誌。幹細胞治療腦中風患者的臨床試驗也領先國際。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腦中風中心


Copyright © 2024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