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果糖的潛在危害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每年賣出超過10億杯手搖茶飲!雖然裏頭經常使用「人工果糖」作為甜味劑、常被人抨擊是傷害健康的元凶之一,不過,當我們看到甜食、飲料、高熱量食品等,真的很難拒絕誘惑。然而,即便是平時食用的天然蔬菜、水果、蜂蜜等,其內含的天然果糖,如果不正確的使用,也可能潛藏對身體的危害!
【中亞健康網 編輯部】
|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民眾逐漸了解過量攝取精緻糖的壞處,其實即使是來源天然的果糖,攝取時仍應有所節制。
果糖攝取過量對健康的影響
雖然果糖來源若為天然,攝取時不需要過於擔心,不過果糖和其他糖類一樣具有熱量,食用過多還是會影響血糖穩定,以及促使血中三酸甘油脂、膽固醇與尿酸濃度上升。
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的後果
拋開大量攝取果糖對於血脂代謝的影響不談,經由多元醇路徑所產生的山梨糖醇和果糖,亦可能引發糖尿病性白內障。糖尿病患的血糖過高,將導致葡萄糖濃度上升,使得多元醇路徑在胰島素不敏感的組織內(如:水晶體、周邊神經和腎絲球)十分活躍,且患者的微血管基底膜因糖化作用增厚,山梨糖醇不易通過細胞膜而堆積,更易造成滲透性損壞。
綜合以上觀點,果糖具有高甜度、低使用量與較不影響血糖等優點,所以適當攝取果糖的確有益於血糖控制。小於10克的果糖食用量具有觸酶反應,而天然蔬果中的果糖含量約為1.5-5%左右,以果糖含量居冠的蘋果而言,200克大小約含10克果糖,符合糖尿病患1天攝取應小於30克的容許量,因此天然來源的果糖並不需過於擔心。
果糖正確使用且控制適當必能發揮其好處,但若肆無忌憚的過量食用,後續的脂肪、尿酸及血糖惡化的情況將揮之不去,且因高果糖玉米糖漿被食品加工業者廣泛應用,民眾極易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吃進大量果糖,所以包括手搖杯飲料、加工甜點與市售點心等皆須限量使用。糖尿病患的飲食尤須多向營養師諮詢,以避免血糖失控,影響病情。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