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分泌物型性病
介紹
性病是經由性行為所傳染的疾病,有一部分性傳染病是以尿道分泌物為表現,主要是淋病與非淋病性尿道炎,其他像是陰道滴蟲也有可能
症狀
1.淋病
解尿疼痛與燒灼感伴隨尿道黃綠色濃狀分泌物,女生常不會有症狀所以較難診斷。
2.非淋病性尿道炎
是由披衣菌或黴漿菌感染造成的,尿道灼熱不舒服的症狀跟淋病性尿道很類似,但尿道的分泌物會比較透明,外陰部也可能會有丘疹會小潰瘍,其中披衣菌感染的一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結膜炎與關節炎等症狀,又稱萊特氏症狀(Reiter’s syndrome),或是在腹股溝處造成花柳性淋巴肉芽腫。
3.陰道滴蟲
因為大多數病患沒有症狀所以不易診斷,女性症狀會較男性明顯,有排尿痛或灼熱感,且陰道分泌物增加(俗稱白帶)且有腥臭味,陰部位會紅腫與搔癢的感覺,男性除了排尿痛以外,有時也會產生副睪炎或攝護腺炎。
病因
危險因子
診斷及化驗
1.淋病
淋病是由淋病雙球菌感染(Neisseria gonorrhea),可在門診用無菌棉棒對分泌物做抹片,之後送去做格蘭氏染色或細菌培養。
2.非淋病性尿道炎
不管是披衣菌或黴漿菌感染皆不容易診斷,可以靠抽血看血清中有無抗體(IgM)來做感染的參考,或是做核酸增幅檢驗(NAAT),進行PCR檢驗。
3.陰道滴蟲
診斷主要是要在尿道或陰道的分泌物中找到陰道滴蟲,可用食鹽水抹片法,取分泌物後塗在抹片上,滴上生理食鹽水後用顯微鏡看,現在有新的快速篩檢試劑,取會陰部的分泌物利用滴蟲的抗原與免疫染色,可以在10分鐘左右得到診斷
治療方法
1.淋病
2.非淋病性尿道炎
3.陰道滴蟲
藥物
1.淋病
2.非淋病性尿道炎
一線
二線
3.陰道滴蟲
居家照護
1.淋病
未治癒前不可發生性行為,若孕婦感染為治療,寶寶出生時可能會感染淋病性結膜炎,要先預防給藥。
2.非淋病性尿道炎
有過性接觸的伴侶也要接受治療,在確定完全治癒之前,不宜有性行為,因為有不低的機率再感染,治療後3個月到半年後要再來追蹤。
3.陰道滴蟲
陰道滴蟲因為會消耗或破壞陰道上皮的糖源,使得陰道環境改變,所以容易得到其他性傳染病,所以常見性傳染病如淋病、梅毒等等都要檢查,也要進行對HIV的篩檢。
預防
1.穩定的單一性伴侶
2.全程使用保險套
3.充分的潤滑
4.定期接受性傳染病篩檢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泌尿科 林德祺醫師】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