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前症威脅母胎安全 高風險孕婦應早期篩檢

「子癇前症」是懷孕時可能威脅母親及胎兒生命安全的產科合併症,過去被稱為「妊娠毒血症」。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子癇前症在臺灣的發生率約為2-5%,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3大原因之一(另兩個原因是羊水栓塞及大出血)。

子癇前症威脅母胎安全 高風險孕婦應早期篩檢

子癇前症好發於懷孕20週之後

罹患子癇前症的婦女容易早產,早產發生的原因約有15%是情非得已,因為這些準媽媽可能出現胎兒子宮內生長遲滯,或者嚴重的子癇前症併發症如肺水腫、腎衰竭、肝功能異常等,為了控制病情及確保胎兒生命安全,產科醫師只能建議孕婦提早娩出胎兒。

正常孕婦的血壓值為120/80 mmHg(毫米汞柱)以下,如果孕婦在懷孕20週之前,血壓值就大於140/90 mmHg,表示懷孕前已有高血壓,稱為慢性高血壓。若懷孕20週後的血壓值大於140/90 mmHg,即稱之為妊娠高血壓。當孕婦除了有妊娠高血壓,還合併蛋白尿,就構成子癇前症的診斷標準。

子癇前症好發於懷孕20週之後,尤其是在第3孕期,若未給予適當的治療,孕婦可能會發生全身性痙攣,這時稱為「子癇症」。

屬於高風險群的婦女及致病機轉

什麼人在懷孕時比較有可能罹患子癇前症呢?根據國內外醫學資料統計,初產婦、多胞胎、吸菸婦女、有家族史(孕婦的媽媽或姊妹過去懷孕時曾經發生過子癇前症)、有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紅斑性狼瘡或是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肥胖,以及年紀比較輕(小於18歲)或是年紀比較大(大於35歲)的孕婦,都是高風險群。

子癇前症的起因來自胎盤,胚胎著床後,孕婦體內會產生胎盤生長因子,滋養層細胞侵入子宮,讓子宮螺旋動脈擴張,阻力下降,以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大量血液供應。但子癇前症患者的胎盤生長因子濃度較低,因此子宮動脈血管擴張不佳,血流阻力增加,胎盤的血液灌流不足及缺氧,使得胎盤的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而引起子癇前症的全身性表徵。

懷孕初期因為胎兒對血液供應的需求較小,影響不大,但是隨著孕期增加,高阻抗的血管無法應付胎兒成長所需的大量血液,孕婦的血壓就會上升以維持供應血液給胎兒的機轉,於是併發子癇前症。

罹病風險可在懷孕早期篩檢得知

如何預防和治療子癇前症呢?醫學上已經發展出一套早期篩檢孕婦罹患子癇前症風險的可靠方法,也就是孕婦在懷孕11-13週之間,抽血檢查胎盤生長因子及懷孕相關蛋白質A(PAPP-A)生化值,再配合病史詢問、血壓測量以及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檢查,即可篩檢出95%的早發型子癇前症(在34週之前發病)高風險孕婦。透過早期子癇前症風險評估,找出高風險孕婦後,再配合孕期定期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測量、胎心音監視器追蹤、完整衛教與藥物治療,便能有效改善胎盤的血流狀況。

近兩年的醫學文獻已經證明早期子癇前症篩檢模式是必要且非常有效的。英國的母胎專家尼可拉迪斯教授(Professor Kypros H. Nicolaides)2013年發表了一篇研究,他整理過去10年間的醫學期刊共42篇報告,證實將子癇前症的預防提早到16週之前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能夠減少8成以上早發型子癇前症的發生,以及減少約6成的胎兒死亡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英國國家健康暨臨床醫學研究院(NICE),也都建議子癇前症高風險孕婦可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來做早期預防。

產檢新觀念:倒金字塔照護模式

產檢新觀念:倒金字塔照護模式

目前產前檢查的新觀念是所謂的「倒金字塔照護模式」(上圖),這是尼可拉迪斯教授於2011年首先提出。有別於過去產前檢查次數前少後多的模式,在懷孕第1孕期的11-13週之間,先進行完整的風險評估,把各種高風險群篩檢出來,包括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孕婦、子癇前症高風險及早產高風險孕婦、胎兒染色體異常高風險孕婦及胎兒發育異常等。這些少數的高風險孕婦必須接受高危險妊娠醫療團隊的定期追蹤與特別照護,提供她們在孕期各類特殊狀況的衛教、諮詢與治療;低風險的孕婦就可以依循傳統的產檢頻率進行產檢。

醫師在產檢時採取的防治策略

子癇前症是每個懷孕婦女及婦產科醫師的噩夢,它不僅對孕婦健康造成威脅,往往更迫使產科醫師不得不做出讓胎兒提早生產的痛苦決定。所幸拜醫學進步所賜,過去在懷孕中後期才能發現的子癇前症,已經可以在早期就篩檢出來了。

醫師目前的臨床做法是在為孕婦進行第1孕期唐氏症篩檢,以超音波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帶時,順便測量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數值,然後抽取孕婦血液內胎盤生長因子及懷孕相關蛋白質A(PAPP-A)生化值,加上孕婦胎次、年齡、體重、過去病史及測量2次左右手血壓,合併計算出子癇前症風險值。若風險值大於1/200,則通知孕婦於懷孕16週前提早回診開立低劑量阿斯匹靈服用,並給予完整的孕期照護衛教指導。

我們希望透過這樣早期篩檢子癇前症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孕產婦因為高血壓產生的合併症,也避免更多早產兒的誕生。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 何銘醫師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60期


Copyright © 2024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