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檢測
什麼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第二常見致命的單基因遺傳疾病,僅次於重度乙型海洋性貧血。導因於脊髓的前角細胞(運動神經元)漸進性退化,造成肌肉麻痺、萎縮無力,但患者智力完全正常。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依其發病年齡、疾病嚴重度及肌肉受影響程度分為三型,第一型為嚴重型,通常嬰兒時期(約2歲前),就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第三型屬於輕型,以肢體近端肌肉輕度無力來表現,通常這型患者可以長期存活;嚴重度介於二者之間為第二型。
我的寶寶可能遺傳到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嗎?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大約每30~50個人中就有一位是帶因者,帶因者是不會表現任何臨床症狀,所以本身無法察覺,就連一般抽血檢查也不會有異常的結果,只能靠基因診斷才能知道是不是帶有這個基因。 若不巧父母皆為帶因者,則每一胎不管男孩或女孩就有1/4的機會成為患者,平均每4000-10000個新生兒,就有一個得到這種疾病。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檢測的對象及方法
根據目前最先進的基因檢測技術,可以快速且準確地篩檢出帶因者,敏感度高達95%,建議每一對有計劃生育的夫婦,於結婚或懷孕後,都接受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帶因者的基因檢測。 檢測方法是抽取2c.c全血進行基因檢驗,由於此項檢測目前健保並未給付,需自費血液檢測費。若您此胎已決定做羊膜穿刺檢查,也可以直接抽取羊水,做胎兒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檢測,一樣需自費檢測。
我該如何得知檢測結果?
每一位接受此項基因檢測之民眾,於抽血採集約二星期之後(抽羊水檢查者為三星期),直接回原看診醫師看報告即可。若經檢測確認產婦為帶因者,我們會以最快之速度電話通知,以進一步進行先生之基因檢測及後續必要之遺傳諮詢及產前診斷。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 陳怡燕醫師】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