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有泡泡,是腎臟問題嗎?

糖尿病的主要症狀是吃多喝多尿多,但是秋冬季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醫師,我的小便最近都有很多泡泡,是腎臟出了問題嗎?」因為習俗上,腎虧、敗腎、白濁的概念流傳久遠,小便有泡泡到底是不是有問題?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慮,病患到門診檢查之後告知沒有問題或請他來定期追蹤時仍將信將疑。

事實上,喝過手搖杯茶品的都知道,液體起泡是主觀的感覺,就理論上來說,泡沬產生的多少和衝力有關。此外,泡沬產生的多寡又和溶質濃度有關。濃渡越大,越容易產生泡沬。泡泡存在久不久,這和表面張力有些關係,吹過肥皂泡的就有經驗。

話說回來,蛋白尿或糖尿當然容易起泡。但是,正常人的尿液組成除了水之外,還含有各種含氮癈物及礦物質。所以,男生站著尿尿面對馬桶或便器,會比女性容易有泡泡,可以因為衝力較大,或尿憋得比較久;當你水喝較少的時候或早上的第一泡過夜尿,因為尿液經過濃縮,尿濃度高,也容易有泡泡。所以,小便有泡泡正常人也會有,不一定表示腎臟有問題。

在糖尿病併發腎臟疾病的尿液中,可能因為感染或結石會有紅血球及白血球存在,或者腎病變有超過正常量的蛋白質和糖份釋出,在排尿時就比較容易形成表面張力大的泡沫,在便器中可以撐久一點而不會立即消失。例如:泌尿道感染時,尿中的白血球會增加,細菌及代謝廢物也會增加;糖尿病控制不好時,尿中糖份增加甚至有酮酸的產生;腎功能有問題、發燒、運動(跑步,網球,爬樓梯)、嚴重情緒變化(如大吵大鬧或大打出手後)、氣候及冷熱變化(如冷水浴或泡溫泉後)、月經期前後、分娩後坐月子期間及心臟病患者而造成尿中蛋白質增加;有肝臟膽道疾病或自體免疫溶血性疾病時,尿中的膽紅素增加等情況,都有可能造成泡泡尿增加。25-45歲男性成年人,有時要考慮攝護腺發炎或生殖泌尿道方面的問題,這種疾病其實常見到的,有可能造成泡泡尿增加。

反而是,有些腎衰竭的病患,其小便並不一定會出現泡泡增加情形。所以單獨看小便有無泡泡來判定腎臟問題是不可靠的。那要如何去區分呢?直接做個尿液分析,看看尿液中是否有過量的蛋白質、糖份、白血球、紅血球或其他物質(例如藥物排出物、食品添加的香料或添加物)。如果尿液檢查真的有尿蛋白,腎臟可能出問題了,除了追蹤檢查外,還是找個醫師談談比較安全。

臨床上高血壓控制不好或血糖高的病人,尿液檢查會出現微量尿潛血或尿蛋白,等到血壓或血糖控制穩定後,尿潛血或尿蛋白便會消失。在臨床上,配合血中尿素氮和肌酸酐的值來綜合判斷是否有腎臟疾病,會比猜猜看來的安全。

總之,若有第2型糖尿病家族病史或過去健康檢查曾有血糖偏高等現象,養成每天觀察起床後第一泡小便的變化,可以早發現腎臟的病變。當小便出現泡沫時,詢求醫師的診斷是較好的策略。

餐後高血糖也會造成短暫的泡泡尿,飲食控制方面有點小秘訣,患者應減少攝取糕點、糖菓、含糖飲料等加工的精緻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血糖值浮動或在正餐間補充一點高纖維素的點心減少血糖不穩定。泡泡尿雖然是常見的症狀,但是背後的學問還真有點複雜。可不是嗎?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新陳代謝科 黃偉倫醫師】


Copyright © 2024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