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狀腺素(Thyroxin; T4及T3)由甲狀腺分泌
-
甲狀腺素催化體內氧化作用,調節身體代謝、生長、發育及神經系統活動
-
正常濃度下促進同化作用,如:蛋白質合成作用;若體內分泌過多則造成異化作用旺盛,加速組織耗損。
一、甲狀腺機能亢進
又稱為Grave's disease或Basedow's disease
(一)病因
甲狀腺分泌過多,常發生在20-40歲年齡層,女性比男性多。
(二)臨床症狀
-
腺體腫大,血液中T3及T4濃度高。
-
BMR上升5%-25%,嚴重者上升至50-75%
-
組織耗損、身體瘦弱、眼睛突出
-
體溫上升、怕熱、易出汗
-
心悸、顫抖、過度神經質、情緒不穩定
-
食慾亢進,但體重及體力卻下降
-
排便次數變多
-
眼睛突出
(三)代謝改變
-
身體內多種代謝加速,血清中碘結合蛋白濃度上升、BMR可能上升至50%或更多。
-
負氮平衡。
-
Ca、P排出量增加而引起骨質疏鬆症
-
熱量、代謝增加,若維生素供應未隨之增加則易造成缺乏症。
(四)治療
利用下列方法,直至基礎代謝正常
-
可用甲狀腺抑制劑
-
可利用放射碘治療
-
手術治療減少機能性甲狀腺組織
(五)飲食治療
採高蛋白高熱量飲食
-
熱量隨BMR上升而增加,可能>3000Kcal
-
醣類:供給足夠醣類,可節省蛋白質耗損,但須限制精緻甜食。
-
蛋白質:供應約100-125克
-
維生素:隨熱量增加而增加,同時補充維生素A、B群及C
-
避免茶、咖啡、菸、酒等刺激品。
二、甲狀腺機能低下症
(一)病因
甲狀腺合成不足,可能與下列情形有關
-
碘攝取不足
-
goitrogens攝取太多
-
先天性代謝問題
(二)臨床症狀
-
小孩出現呆小症,可由新生兒篩選中發現,出生1-2月內給予甲狀腺素治療,否則生長受阻、心智癡呆症狀
-
成年人嚴重機能低下,且嗜水性之黏多糖類聚集在皮下及其他組織,導致皮膚變厚及產生柔軟結節之狀態,稱為黏液腫
-
BMR比正常人低30-40%,肌肉軟弱無力,臉及眼皮腫脹,對冷敏感,微用力即感疲倦、反應遲鈍、智力不足。
(三)代謝改變
-
血脂上升
-
葡萄糖吸收慢
-
肝中Beta-carotene轉為維生素A機能下降
-
腸道蠕動慢、便秘
(四)治療
-
藥物甲狀腺素治療
-
飲食:低熱量、低膽固醇飲食
(1)熱量:隨著BMR下降程度而減少熱量供給,避免肥胖發生
(2)蛋白質:供給足夠蛋白質
(3)脂肪:減少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攝取
(4)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維生素A及beta-complex,同時補充碘
(5)水份:預防便祕,每天需要8-10杯水
(6)食物質地:多選擇高纖維食物改善便祕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新陳代謝科 張淳堆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