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病人的飲食法則
近年來,臺灣的空氣品質除了受到本地固定汙染源(工廠、工業區)及移動汙染源(汽機車廢氣)的影響之外,每年從境外移入的汙染亦日趨嚴重,因而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致使不少患者的氣喘急性發作。
當氣喘急性發作時,初始治療的目標為快速減輕呼吸道攣縮,以便改善缺氧狀態及儘快恢復肺功能。根據統計,80%的氣喘兒童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即可停藥,不需要終生與藥物為伍,而正確的飲食與環境控制,更是有效避免氣喘發作所不可或缺。
食物激發試驗可找出過敏原
在飲食方面,蛋白、牛奶及帶殼海鮮類是較常見的過敏原,若懷疑某種食物為誘發病人過敏的元凶,建議依照以下方式,以逐步試吃的方式來進一步確定。因為即使抽血測出其為食入性過敏原,並不表示這個食物終生不可食用,必須經由食物激發試驗來確認。
食物激發試驗就是先移除懷疑的過敏原,再慢慢從少量開始食用,當蛋白質攝取量達10公克時,若仍未出現過敏反應就表示安全了。實際執行的步驟是:禁食可能產生過敏的食物3週,第4週開始每天食用固定量(例如牛奶為每天喝200毫升,蛋白為每天吃1個),連續食用1週,若無過敏症狀產生,則可放心食用;若仍有過敏症狀,建議停半年後再試,再試依舊有症狀,則不建議食用。
氣喘病人的飲食要注重營養均衡,適度的調整飲食可以減少氣喘發作。飲食原則如下:
氣喘不是絕症,卻困擾著許多人,不僅影響工作及學業表現,也會影響日常生活,但是只要具有正確觀念及好好執行相關預防措施,小心避開內外危險因子,就能減輕氣喘帶來的健康威脅。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64期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