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
簡介
子宮內膜癌是婦女的十大癌症之一,而且不像子宮頸癌,能夠藉由抹片篩檢來早期發現,並且在尚未演變成侵襲癌之前就早期治療。加上,這些年來國人飲食西方化,所以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統計發現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平均年齡大約在60歲左右。但令人稍微欣慰的是,子宮內膜癌常會有早期症狀,所以常在癌症早期即發現診斷,在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能達到八成以上。
病因
主要與暴露於未接受到黃體素保護的雌激素刺激有關。在正常的月經周期中,會有雌激素與黃體素的調控,使得子宮內膜適當的增厚,之後崩落出血,完成月經的周期。但是,如果是慢性無排卵的病人,或是接受單一雌激素補充的病人,發生癌化的可能性就會上升。癌前病變(子宮內膜增生)也是造成子宮內膜癌的可能原因之一,但可藉由口服黃體素來治療,並以子宮內膜切片來追蹤,或以子宮全切除來阻止病變演變為侵襲性子宮內膜癌。如果身上帶有癌症突變基因(HNPCC)的女性,在發生癌化的比率也會上升4-6成。
危險因子
症狀
診斷
影像學評估後,安排婦產科癌症分期手術,將子宮,卵巢,輸卵管及淋巴結做清除並化驗,作癌症分期判定,以作為後續治療之依據。
治療
併發症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微創內視鏡科主任 張穎宜醫師】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