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不少婦女在生產後,或年紀較大時,若腹內壓力增加,例如咳嗽、打噴嚏和跳躍等會引起漏尿現象,即稱為壓力性尿失禁。
二、病因
壓力性尿失禁主要是由於分娩所造成的骨盆會陰部肌肉傷害導致子宮、陰道脫盆,或者荷爾蒙的缺乏而導致骨盆會陰部肌肉的鬆弛,而當腹內壓力增加時就會不自主的漏尿。
三、臨床症狀
常見症狀是站立時會感到陰道口像有東西塞住一樣,且有時會有頻尿或滲尿現象。 嚴重時有可能出現下腹部有下墜不適及背痛、膀胱排空困難而易引起膀胱感染發炎。
四、治療
-
保守療法
-
凱格爾氏運動(運動方式附於後)。
-
尿動力學檢查。
-
產道重建物理療法。
-
子宮托使用
-
手術治療
五、出院計劃
-
出院後若有出現排尿困難或發燒現象,需返院複診。
-
每天需攝取水份至少2000c.c(食物每碗含水量:飯150cc/碗、稀飯200c.c/碗、湯250c.c/碗)。
-
每日執行會陰部清潔,清潔時應由會陰部往肛門處(即由前往後)清洗,每次如廁後也都要沖洗,並保持乾燥。
-
每日需做凱格爾式運動最少200次以上。
六、凱格爾運動
-
作法一
-
解尿時練習把小便一點一點解掉,便可感覺出是那些肌肉參與這個運動;再把這些肌肉用力收縮或快速放鬆,即可做到快速禁尿或解尿。
-
平時洗碗、等紅綠燈或買東西排隊時都可重複做。
-
次數:每次做10下,逐漸增加到每次60下。
-
作法二
-
一面從1數到10,一面把骨盆底肌肉慢慢收縮憋緊,然後再從1數到10,慢慢把它放鬆到底。
-
當起身、咳嗽、站立、行走或打噴嚏時,也常把這些肌肉收緊。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教健康分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