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器官脫垂
簡介
骨盆腔脫垂是指子宮或陰道壁下降到陰道內。正常骨盆底的構造是由提肛肌以及周圍的結締組織所構成的骨盆橫膈支持,正常之下,骨盆內部的器官是穩定被支持在骨盆腔裡面,一但因為長期腹部壓力的增加(咳嗽和便秘)或受傷(手術或陰道生產),造成器官鬆弛下垂。骨盆底功能異常的盛行率約占43%~76%,約50%自然產的婦女會有不同程度的骨盆腔脫垂的情況,隨著國民的平均年齡的上升及生活型態的多元,越來越多婦女開始需要醫療的介入。
病因
骨盆腔器官脫垂是因為骨盆底肌肉和一些支持的結締組織鬆弛所造成,導致骨盆腔的器官脫垂。可以想像吊床一樣,它必須倚靠兩邊的樹幹拉牢這樣才可以被支撐。樹木就如同結締組織,吊床則是器官,所以當樹木開始有折斷或是傾斜時,吊床就會鬆垮。骨盆腔內的器官前中後依序大致上是,膀胱、子宮陰道、腸道(直腸、乙狀結腸、小腸),所以當這些器官因為支撐的結構鬆垮時,就可能會脫離其原本的位置,即是骨盆腔器官脫垂,嚴重的話,可能會脫出陰道外面。
症狀
診斷
骨盆腔器官脫垂定量評估系統
骨盆腔器官脫垂包括了膀胱脫垂,子宮脫垂,及直腸脫垂 病患在接受檢查前需要排空膀胱,並以背式截石的姿勢躺好;隨後,檢查者要求病患往下用力,或者用力咳嗽,同時記載病患用力方式。需要測量4個部位,包括前陰道壁、後陰道壁、陰道頂,以及子宮頸;如果子宮頸被摘除,則只需要測量3個部位。檢查前後陰道壁時,可以使用陰道擴張器幫忙;要是子宮頸或陰道頂已經脫出處女膜環外時,檢查就不需要使用陰道擴張器。 簡易的脫垂定量評估系統依照骨盆臟器脫垂的嚴重度分為1到4,總共4個期數,期數愈高代表脫垂愈嚴重。 一期:參考點在病患往下用力或咳嗽時,位於處女膜環內側1公分之上。 二期:參考點在病患往下用力或咳嗽時,位於處女膜環上下1公分之間。 三期:參考點在病患往下用力或咳嗽時,位於處女膜環外側1公分之下,然而子宮或陰道頂並非全部脫出陰道口。 四期:全部的子宮或陰道頂脫出陰道口。
治療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