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缺牙沒填補,有牙科特殊需求者的口腔照護

阿輝(化名)是一位40多歲的中度身心障礙人士,因缺牙問題由父親陪同就醫。他父親表示,阿輝因為行動不便,口腔疏於清潔,之前看了好幾位牙醫師,但他就是不肯張開嘴巴,任憑醫護人員好說歹說,仍舊不為所動。眼看他的缺牙問題越來越嚴重,已明顯影響咀嚼功能,父親非常困擾,最後由牙醫師轉診至本院特殊需求牙科門診來治療。

 

了解阿輝牙齒的狀況後,向他父親說明因為阿輝無法配合,只有在麻醉下才有辦法治療齲齒及做假牙,並與其詳細討論接下來的全口治療計畫,包括根管治療、齲齒填補、假牙製作及全口洗牙。阿輝經由我們的協助,順利完成治療後,仍定期回診,看牙齒的配合度越來越好,已願意張口接受洗牙,而我們也不斷給予相關衛教,希望他能繼續保持口腔的健康。

 

像阿輝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他們原本都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但因身心障礙的關係,無法做好自我照護,導致牙齒一顆接一顆的淪陷,等到經常喊痛或影響進食,家人帶來牙科求助時,口腔情況通常已經非常複雜,再加上配合度低,不免使得治療更加困難。

 

別忽視缺牙隱藏的危機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缺牙對健康的影響也牽連甚廣,若對缺牙置之不理,經常或可能出現的後遺症如下:

 

咀嚼困難

在特殊需求牙科門診經常聽到病人抱怨牙齒不好,沒辦法吃東西,或是只能吃軟的食物,長久下來會造成偏食及營養不均衡,不但影響健康,也會影響生活品質。有些特殊需求患者在裝上假牙後,開心地表示終於可以吃牛排了,可見牙齒的重要。

 

咬合不正

缺牙會使鄰近牙齒逐漸傾斜,也會影響對咬牙,改變原本的咬合狀態,造成咬合不正。若長期嚴重缺牙,有時甚至會影響顳顎關節而出現不適症狀。

 

有礙美觀

若缺牙部位在前牙,將直接影響美觀。如果缺牙部位在後牙,也不能拖延,否則只靠一邊咀嚼,會使臉型不對稱而影響外觀。

 

失智風險

通常在失去牙齒以前,都會經歷一段牙齒動搖的時期,也就是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發炎,這種慢性發炎會對全身造成影響,相較於沒有牙周病的人,牙周病患者血清中的發炎物質是比較高的。

 

根據臺灣健保資料庫的資料顯示,有嚴重牙周病或沒有接受牙周病治療的人,得到失智症的風險比較高。一項對年長者的研究也指出,缺牙和認知退化有關。日本針對60歲以上長者的研究則發現,缺牙會增加失智及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造成肥胖

有研究發現,長期缺牙和肥胖有關,原因可能是飲食內容改變,因纖維類不易咀嚼,患者偏向攝取較軟的食物,一般多為澱粉類,致使血糖升高並轉換成脂肪堆積。

 

缺牙的影響實在太大了,除了以上所述之外,研究發現它也和心血管健康有關,口腔內的細菌若經由血液循環到心臟,可能導致心內膜炎。

 

協助身心障礙者刷牙的方法

 

照顧好口腔,就是照顧好全身健康,那麼我們要如何幫助有牙科特殊需求的身心障礙病人呢?首先,家屬必須體諒他們,雖然他們無法確實做好口腔清潔,但這不表示他們不需要刷牙,因其身體機能較弱,更需要細心的呵護牙齒。家屬幫他們刷牙過程中的接觸及按摩,更能讓他們感受到家人的愛,並且刷牙也是一種刺激及運動,有助於復健。

 

協助他們刷牙時,為了避免造成壓迫感,照顧者可站在他們後面(圖1),這麼做有幾個好處:

  1. 照顧者可靠近他們口腔,方便刷牙。
  2. 比較不會被他們的手或腳推開。
  3. 照顧者的左手臂可固定他們頭部,讓他們將頭輕輕靠在照顧者的身上或左手臂腋窩下,如此也能避免他們亂動,左手則可扶住其下巴。

圖1:照顧者站在病人後面,讓病人的頭輕輕靠在照顧者的身上或左手臂腋窩下,左手可扶住下巴,幫忙刷牙。(圖片引用來源: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開始刷牙前,可先拍拍他們的肩膀並幫忙按摩臉頰,使其放鬆並讓他們知道要刷牙了。刷牙的方法是牙刷與牙齒呈45度角,刷毛朝向牙齒與牙齦交界處(圖2),一次刷3顆牙,左右來回刷,通常可從上排牙齒左側刷起,接著刷咬合面及舌側,再來刷右側牙齒。上排刷完再換下排牙齒,刷下排牙齒時刷毛朝下,也是朝向牙齒牙齦交界處,一次刷3顆牙齒。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再用牙線徹底清潔牙縫,完成全口清潔。

圖2:刷牙要用對方法才能刷得乾淨(圖片引用來源:dayimedia)

 

口腔照護和全身健康息息相關,身心障礙等有牙科特殊需求的患者因為無法做好自我照護,非常需要醫師更積極的協助。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牙醫部設有特殊需求牙科門診,定期至教養機構為住民進行口腔檢查及衛教(圖3),並結合牙科各次專科,提供需要的治療,希望他們也能擁有健康的牙齒及生活品質。

圖3:本院牙醫師定期至教養機構為住民進行口腔檢查及衛教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牙科暨特殊需求牙科主任 孫國丁】

資料來源:中國醫訊


Copyright © 2024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