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癢啊!克服冬季癢從洗澡做起
癢的症狀
冬季是「缺脂性皮膚炎」,俗稱為「冬季癢」好發的季節。 症狀以搔癢為主,好發部位在小腿,有時也在上肢、背部或腹部。 剛開始,皮膚外觀正常或僅有脫屑;反覆搔抓後,皮膚出現抓痕、血痂,甚至苔癬化等病灶。
癢的原因
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皮脂腺會分泌三酸甘油脂、角鯊烯及膽固醇等成分的皮脂,提供皮膚防水及保護。 但人體皮脂腺的分布不平均,頭臉部較密集,四肢分布較少。當年齡漸長,皮脂腺退化,皮脂分泌減少,遇上季節的變化,皮膚乾燥、搔癢容易從小腿脛前開始發生。
止癢的中醫療法
中醫觀點要考慮氣陰兩虛,血虛肝旺。 如果患者表現為搔癢反覆發作,易受情緒波動引發,苔薄質紅,脈細數或弦數,當以養血平肝,袪風潤燥的方法治療 用當歸、地黃、白芍、何首烏、麥冬、知母、荊芥、防風等養血袪風、滋陰潤燥的藥物從體內調治。 外用方面則可選擇由純中藥製成的「紫雲膏」,其紫草、當歸、麻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通絡、生肌止癢的效果。使用紫雲膏塗抹於患處,一天數次,可改善皮膚的乾燥龜裂。
越吃越不癢的保健食療
飲食上可多補充具滋潤性、富含膠質的食物。動物性膠質包括雞腳、豬腳、豬皮、牛筋、海參、魚皮、海蜇皮等;植物性膠質則有白木耳、黑木耳、秋葵、川七葉、皇宮菜、山藥、蓮藕、栗子、菇類、仙草、海帶、石花菜等。
防癢的生活細節
此外,在冬季癢的預防及治療上應注意: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西醫結合科 詹雅閔醫師】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