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退化
據統計,65歲以上的人,約有四分之ㄧ到六分之一有聽力問題。
一、造成聽力退化的原因:
(一)隨年齡增長自然退化:
通常在五十歲之後,聽力便開始減退。原因除了內耳耳蝸及聽神經退化之外,大腦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也跟著衰退,所以會出現「聽得到,但是聽不懂」的情形。
(二)藥物傷害:
目前已經知道很多藥物會傷害到內耳。常見的藥物有抗生素 Aminoglycoside類,利尿劑furosemide,消炎藥salicylate(即阿斯匹靈),奎寧quinine,某些化療藥物如cisplatin,汞、鉛等重金屬。
(三)噪音傷害:
噪音的傷害可分二大類,一種是長期噪音所造成的聽力喪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另一種是突發巨響所造成的音響外傷(acoustic trauma)。前者常發生於職業噪音傷害,一般而言,一天8小時,一星期5天,連續10年處在90分貝的噪音下,有15﹪的人會出現聽力問題,可能併有耳鳴。後者的音響外傷多是由鞭炮、打靶造成。
(四)突發性耳聾(耳朵中風):
大部分患者的描述是睡一覺醒來,一耳就聽不到聲音,或是忽然發現接電話聽不到聲音。原因可能是內耳血液循環障礙,或病毒感染。治療以藥物改善血液循環,或降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發炎為主,在病發一星期內就開始治療,療效較佳。大約60%的病人,聽力可以獲得改善,但若超過3個月聽力仍無進展,則難再有所進步。
(五)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糖尿病、感染、耳疾、腫瘤、外傷)造成:
聽神經瘤是長在聽神經的良性腫瘤,約佔腦瘤的10%。聽神經瘤可引起的症狀有單側聽力下降、耳鳴,少部分引起眩暈,由於腫瘤生長緩慢,故難以察覺其症狀。
二、重聽程度:
三、治療方法:
(一)避開危險因子-關於噪音
(二)避開危險因子-其他
(三)藥物治療
(四)使用輔具--助聽器
四、中醫內治法:
中醫採辯證論治原則。”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或”標本同治”的原則
五、保健方法
«保生秘要‧卷三»『凡搓掌心五十度,熱閉耳門,空觀。次又搓又閉又觀,如此六度,耳聾皆如此導法。』 動作:雙手快速摩擦50次,然後趁熱分別掩蓋在雙耳門上,同時凝神空思,做到目無所見,腦無所思。如此六遍。 作用:用於防治耳聾。
«保生秘要‧卷三»『定息以坐,塞兌,咬緊牙關,以脾腸二指捏緊鼻孔,睜二目,使氣竄耳通竅內,覺哄哄有聲,行之二三日,竅通為度。』 動作:調整好呼吸,閉唇合齒,用拇、食兩指捏雙側前鼻孔,然後用力鼓氣,使氣體經咽鼓管口進入中耳內。此時可感覺到鼓膜突然向外膨出,併有哄然之聲。 作用:此法可用於治療耳脹、耳閉。
動作:調整好呼吸,先用兩手掌按摩耳廓,再用兩手掌心緊貼兩外耳道,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對稱地橫按在枕部,兩中指相接觸,再將兩手食指翹起疊放在中指上,然後把食指從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擊腦後枕部。此時可聞洪亮清晰之聲,響如擊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後雙手同時叩擊48次。 作用:可用於防治耳鳴、耳聾。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西醫結合科 張家豪醫師】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