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
癇病是以突然意識喪失,發則仆倒,不省人事,兩目上視,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時甦醒,醒後一如常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發作性疾病。又稱為“癇證”、“癲癇”、“羊癇風”等。自新生兒至老年均可發病。
一、診斷
其發作具有突然、短暫、反覆三個特點。起病多驟急,部分病例發作前常有眩暈、胸悶、嘆息等先兆癥狀,但為時極短。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兩目上視,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時甦醒,除疲乏無力外,一如常人。發作時間多短暫,長短不定;反覆發生,間歇時間不定。
二、症狀
常見的有
眩暈,抽搐昏仆尖叫,可兼胸悶,口吐白沫,二便失禁。苔白膩,脈弦滑
昏仆,抽搐,口苦,痰黏,可兼心煩失眠,性情急躁,便秘。舌紅苔膩,脈弦。
癲癇症發作日久,腰酸頭暈,五心煩熱,可兼兩腿無力,記憶力差,便乾眼花。舌紅少苔,脈細數
三、治療
四、保健補帖
(一)養生食療
飲食宜清淡,多吃青菜,或選用山藥、苡米、赤豆、綠豆、小米煮粥,可收健脾化濕的功效。
(二)藥方介紹
說明:本方清肝利濕之力甚強,凡屬肝膽實火上炎或濕熱下注所致之證,津液未傷,體力充足者、均可用此方苦寒直折。
成份:龍膽草 梔子 黃芩 柴胡 生地黃 澤瀉 當歸 車前子 木通 甘草
功效: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
主治: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診斷科】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