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症狀介紹
頭痛是臨床常見的症狀,病因多樣,在中醫觀點中分為外感與內傷兩大類,依據頭痛的久暫、疼痛的性質、特點與部位來區分不同病因及證型。
一、診斷
外感頭痛多屬實證,常是突然發痛,痛勢較劇,多為掣痛、跳痛、脹痛、重痛等,治宜疏風袪邪為主;內傷頭痛則以空痛、隱痛為主,痛勢較緩,遇勞加重,多屬虛證,或虛中挾實,治宜補虛兼以袪實。本篇以內傷久病的頭痛為重點來討論。
二、症狀
1.肝陽頭痛:
頭痛伴有眩暈感,心煩易怒眠差,或兼有胸脇脹痛、面紅口苦,舌紅苔薄黃,脈弦有力或弦數。
2.痰濁頭痛:
頭痛昏蒙沉重感,伴隨胸脘滿悶,噁心嘔吐感,甚則伴隨嘔吐痰涎,口粘不爽,舌苔白膩,脈滑或弦滑。
3.瘀血頭痛:
頭痛經久不癒或有頭部外傷史,痛處固定不移,以刺痛為主,或有鈍痛,舌質紫,苔薄白,脈細澀。
三、治療
對症下藥:
四、保健補帖
(一)養生食療
(二)藥方介紹
說明:此方出自《中醫科雜病證治新義》,結合有中西醫理論而形成的名方。用於本身肝腎陰虛,形成肝陽上亢,因為鬱怒、憂思、勞累等因素誘發陽亢化風、陽熱上擾而導致的頭痛頭眩、高血壓、失眠等症。
成份:天麻、鉤藤、石決明、川牛膝、杜仲、桑寄生、梔子等
功效:平肝息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高血壓頭痛、眩暈、失眠、血管硬化等。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診斷科】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