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約略為西醫所稱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等病以胃脘部疼痛為主要表現者。
一、診斷
本病以胃脘部疼痛為主要症狀,其疼痛性質有脹痛、悶痛、刺痛、隱痛、劇痛等不同,常伴隨有腹脹滿、噯氣、泛酸、噁心感、食慾減退、大便秘結或便溏等症狀。從中醫上來看,胃痛基本上是脾胃氣機的升降失常,氣血瘀阻不暢所導致,多與情志因素、飲食不節相關。
二、症狀
胃脘疼痛兼有脹滿、胸悶感,食慾減退,噯氣噁吐,常因緊張、壓力、憂慮等情志因素誘發。舌暗苔薄,脈弦。
胃脘冷痛,遇寒痛甚,喜熱飲,胃部受涼史。苔白,脈弦緊。
胃脘疼痛急迫,心煩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
三、治療
對症下藥:
四、保健補帖
1.養生食療
2.藥方介紹
說明:本方自四逆散加減化裁而來,為疏肝理氣代表方之一。
成份:柴胡、白芍、枳殼、甘草、陳皮、香附、川芎等。
功效:疏肝理氣、和血止痛。
主治:肝鬱氣滯血瘀引起的胸脅疼痛、寒熱往來或噯氣、泛酸或乳房脹痛、舌偏暗、苔薄、脈弦澀。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內科】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