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輔助不孕症治療
「全球瘋針灸」是國內知名康健雜誌在第248期下的標題,針灸除了止痛效果、改善癌症治療副作用、緩解中風後遺症、憂鬱助眠等,針灸在婦科對於不孕症治療輔助也深受國外風靡,許多美加的大型不孕症中心已有針灸師進駐服務,保險也納入給付。
台灣的情況
台灣的臨床統計則發現,國內不孕症比例約10~15%,也就是說,每7對夫妻就可能有1對不孕。於2015年開始由中醫師全國聯合會提出的「全民健康保險中醫提升孕產照護品質計劃」公告施行,至今已邁入第5年,服務人數也已經從初期3100多人,成長到去年高達6200多人,顯示在求子路途中、中西醫雙管齊下情形很常見,全民健康保險會並於2020年預算編列高達9000萬經費,鼓勵不孕夫妻及習慣性流產者搭配中醫助孕、保胎。
不孕症的西醫治療常包括幾個連續的階段(1)卵巢刺激(2)取卵(3)胚胎移植等,那針灸在這些治療中所扮演的角色或機轉為何呢?
針灸的輔助不孕症治療的實行時機?
根據幾項研究,發現不僅在只有在胚胎移植當下,若能從卵泡期到植入期進行針灸,對於試管嬰兒成功率都更好,有時甚至會建議病人在準備進入療程之前1-3個月,或是多次失敗之後至中醫進行調理。
中醫理論與穴位如何選擇?
臨床上以針灸輔助治療不孕時,會根據病人的療程或是月經週期中不同時機去作個人化的搭配,依據中醫辨證論治辨別病人臟腑經絡的氣血陰陽虛實,來訂定治療方針,調整氣機平衡。
在《內經》中衝任督脈之病症,常影響經帶胎產疾病,衝任督一源三岐,起於胞中,督脈主一身之陽脈,溫通以暖胞宮;任主胞胎與女子妊娠相關,與足三陰經交會,循行經小腹;衝脈又稱血海與月經血供調節相關,因此腹部常是選穴的重點,再根據病人於不同時機給予其他的搭配:
此外根據病人辨證證型給予不同的穴位加減,像是:
臨床上在施針上也有毫針、電針、耳針、以及艾灸等療法,分別有其特點: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98期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