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虛損(骨質疏鬆症)的預防保健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量減少的現象,當骨骼礦物質密度逐漸下降,直到低於人體所須的承受力量時,就容易發生骨骼的變形和骨折,骨骼的密度漸漸變小,呈現中空疏鬆、脆弱而易骨折等現象,這就是骨質疏鬆症。
症狀
早期並沒有任何症狀發生,一旦症狀出現,骨質疏鬆症早己進行多時,其常出現的症狀有:駝背、身高變矮、腰酸背痛及骨折。
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
中醫病因
質疏鬆與中醫的骨痿相似,中醫認為是氣血不足,長期過度勞動,或大病後引起精氣虧損,使得骨枯髓減;它的病理轉機主要與腎虛有關,因中醫講腎主骨,腎虛則骨不壯、筋不強,所以骨質疏鬆易骨折,腎虛則腰痛,而骨質疏鬆臨床症狀以腰痛為主,病因也與腎虛有關。
預防與保健
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攝取刺激性及辛辣之食物,如咖啡、濃茶、巧克力、辣椒、芥茉、花椒、大蒜、蔥、薑等。多攝取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起司、優酪乳、牡蠣等,並適量補充維生素 D。此外,應減少高熱量、飽和脂肪與高糖類的食物,多攝取飽和脂肪含量低,不含膽固醇的大豆蛋白。也應減少鹽份的攝取。
減少壓力:壓力太大或有憂鬱症者較易影響體內與骨質有關的荷爾的平衡,使骨質加速流失。
培養正當的嗜好,如養花、畫畫等,隨時保持愉悅的心情,多參加戶外活動或社團,如果心情愉快,心胸開闊,可減緩衰老及減少病痛。
多運動:正確而適當的運動,能使骨質增加,例如步行、慢跑、騎單車,最近研究報告顯示運動療法可能繼補充鈣之後成為預防骨質疏鬆的另一項法寶,所謂的運動療法指的是一種負重需氧運動,加上必要的平衡和強度鍛鍊,運動時需做舉重等一系列的強度訓練,甚至要穿上負重馬甲背心,目的在使骨質周圍的肌肉組織受壓後增加強度。這項運動其實是給骨骼一種超長的負重,使其產生一種意外的感受,就可以刺激骨骼產生更多的鈣化作用,並提高強度,當然運動會增加骨質量,但是避免激烈過度的運動,否則會產生負面的效果。 40 歲以上的婦女,可作骨密度檢查,平時定期健康檢查、注重身體保健、攝取均衡營養、適當運動,即可遠離疾病 !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教健康分享網】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