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落枕
落枕,為臨床上相當常見的頸部疼痛疾病之一。以中醫觀點論述又叫做:「失枕」、「失頸」或是「頸部傷筋」。
臨床症狀與診斷要點
落枕屬於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Acute fibrositis),主要症狀為頸部肌肉痙攣、強直、酸脹與疼痛。通常在早上起床後或工作勞累後,突然感覺到一側的頸部(前後左右側皆有可能)疼痛,伴隨脖子轉動困難的情形;亦或是初始只覺頸部肌肉痠痛,但在半天之內症狀逐漸加劇,進而頸部無法轉動自如。除了脖子本身的症狀以外,疼痛還可能延伸至肩膀與上臂,於局部會有明顯的壓痛點。儘管落枕非嚴重致命疾病,症狀卻會為日常生活上帶來許多不便與不適,例如患者無法轉動脖子,看兩側事物要連帶整個上半身一起轉,造成開車不方便。
病因病機
落枕多由頸部肌肉發炎引起,主要發生在斜方肌、胸鎖乳突肌與提肩胛肌這三塊肌肉,多半由於下列三種情形引發:
治療方法
1、動氣療法:
先針頸部患處對側的落枕穴與後谿穴,一邊操作捻針,一邊請患者活動頸部,對於急性落枕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
2、針灸治療:
選取風池、肩頸、巨骨、曲垣、大椎、天宗、缺盆與阿是等穴,這些穴位多位於肌肉的起始點與中間點,對於緩解肌肉痙攣具有良好的功效。
3、理筋手法:
選取同針灸之穴位或是局部僵硬疼痛處,每部位以食指拇指或大小魚際處連續按揉半分鐘,以酸脹麻感為度,切勿過度用力傷及頸部動脈。屬於風寒外邪造成的落枕可以使用熱敷配合加強療效。
日常保健與預防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楊潤醫師】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