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溼疹

兒童溼疹

什麼是兒童溼疹

濕疹被認為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顯的發疹、滲液和出水傾向的皮膚炎症性疾病。他有ㄧ簇搔癢性丘疹、水泡,從發生、乾涸、至表皮增厚的經過。濕疹的經過每每反覆無常,痊癒之後,若遇到誘發的因素,則會重複急性發作;從紅斑丘疹,到糜爛、滲液、結痂、再乾涸、增厚,重演著基本相似的經過。濕疹就是這樣一個反覆發作的皮膚病。

兒童溼疹的成因

真正起因仍是個謎,發病年齡多在一歲以下,大部分的患者或其家人均有其他敏感病,如鼻敏感、哮喘或枯草熱等。小兒濕疹並無傳染性,患者在發育年齡時,病情會好轉或痊癒。目前一般認為是患者可能具備一種潛在的身體素質,稱作濕疹素質。這種素質是與生俱來的,受到遺傳因素的支配,所以濕疹往往有家族易發的頃向,或一家族中多人發病。這種人在生活環境中受體內或體外的某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身體就產生的過敏,隨後發生的由細胞參與的一種遲緩發生的變態反應。人體免疫反應通常分四型,濕疹屬於第IV型變態反應,反應作用於皮膚從而發生了紅斑、丘疱疹等,濕疹就是這樣發生的。

小兒濕疹有哪幾類

小兒濕疹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遭遇到的病症,以年齡來區分的話,以五歲以下的幼兒最容易染患。小兒濕疹又可細分成下列幾種

  1. 嬰幼兒頭部、顏面急性濕疹 嬰兒的濕疹大部分是屬於這種,也可看成是皮膚中毒斑疹。幾乎所有的濕疹都是屬於遺傳性皮膚炎的初期,在哺乳期的嬰兒臉部、頭部會因此逐漸變成紅色,而後流出液體,結痂成皮。嬰兒會因此感到很癢、很難受,而把小臉不斷在衣襟上摩擦,這就是嬰幼兒頭部、顏面的急性濕疹。
  2. 間擦性濕疹 所謂間擦性濕疹即發生在幼兒的耳下、下巴、臀部、下腹部等,有兩片皮膚會互相摩擦的部位長出疹子。這些疹子與前述的顏面頭部急性濕疹不同,流出的液體不多,表面大多是乾燥的。

小兒濕疹的症狀及特徵

  1. 症狀 小兒濕疹在出生兩、三星期即可能第一次發作,特別出現於雙頰或頭頸部,皮膚上有淡紅或紅色丘疹或斑點、腫脹及小泡,看起來有點爛爛的或滲出物。患嬰兒濕疹的小兒,長大後常變成過敏兒,估計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會發生氣喘病及過敏性鼻炎。當然也有不少小兒濕疹會隨年齡自然痊癒。但有些人在臉頰消失了,三、四歲後卻轉移到上肢的雙肘肘窩(即手彎曲的部位)及後膝窩,甚至四肢外側皮膚及手腳掌,嚴重者全身到處可以見到。皮膚摸起來一粒粒、粗粗的,許多人常以「粗皮」兩字來形容。濕疹的地方變厚,有的有鱗屑、乾裂、摻水、結痂,並且非常癢。
  2. 特徵 皮膚科學工作者認真觀察濕疹的臨床發生即經過,總結出濕疹有下列特徵:
    1. 多形性:即說到濕疹的面貌不是始終如一的。有時候以一種型態存在,有時候幾種型態混合存在。
    2. 反覆性:即說到濕疹是可以被治療好,但是又會因為接觸到誘發的因素(如食物、空氣、季節等)而復發。
    3. 頑固性:指濕疹對治療反應不好,就連現在的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也只能達到鎮壓效果。一但停藥之後,將會從急性濕疹轉入慢性濕疹。
    4. 對稱性:濕疹多數是在四肢、軀幹成批、對稱發出的,比如左耳有、右耳也會有,左手發疹、右手隨即不久也會發疹,而且基本對稱的外觀也十分相似。
    5. 搔癢性:不論發生的部位為何處,各期的濕疹均有劇烈搔癢性,這是最突出的也是最折磨人的。
    6. 潮濕性:血漿滲出聚集於表皮細胞之間,形成海線狀和小水疱;急性濕疹必有紅腫和滲液,慢性濕疹則是有滋水。這點是與皮膚癬和皮炎最明顯的差異點。

小兒濕疹的誘因有哪些

由於誘發的因素很多,其作用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各種內外因素,所以濕疹的發病因可粗淺分為內在及外在因素:

  1. 外在因素:人的生活環境、氣候條件、各種外界刺激,如日光與紫外光、炎熱與寒冷、乾燥與潮濕、多汗與塵埃、搔抓與摩擦,各種家禽畜物、動物的皮毛、植物、花粉及化學物質,生活中的香皂、化妝品、洗滌劑、人造纖維等,某些食物如乾海貨等均可誘發及加重濕疹。 在食物中易誘發的食物分為下列幾種:
    1. 飲料:濃茶、咖啡、酒類及含有過敏原的其他飲料。
    2. 食品:辛辣刺激物(如辣椒、生薑、大蒜等)魚、蝦、筍子、洋蔥。
    3. 堅果類:桃仁、白果及腰果等。
    4. 其他:牛奶、雞蛋。
  2. 內在因素:內在因素往往是潛在的,不易被察覺。比如慢性消化系統疾患、腸胃功能障礙、情緒變化、精神緊張、過勞失眠、潛在的感染病灶、慢性的其他皮膚疾病、新陳代謝的障礙或內分泌失調、均可發生或加重濕疹。 另外最重要的是,一些未知的發物得靠患者自己去發現。可以使用食物排除法:在濕疹的消退期先由最簡單無過敏的飲食開始,比如吃白米飯及一兩種蔬菜。二到三週之後若無誘發濕疹,則以後每週增加一種食物,同時做好食譜日記。凡誘發濕疹的稱做是發物,要從食譜中排除,不誘發的食物就留在食譜中,長時間之後便可找到不適合自己食用的發物。

小兒溼疹的防治及護理

家族中有過敏病史,特別是已知第一個孩子有過敏體質,第二個孩子就該至少三個月餵母乳,可能可以減少過敏。因為三、四個月內嬰兒的腸子,對外來蛋白質較敏感,而配方奶中多含動物性蛋白質,喝下即可穿透腸膜,刺激產生免疫反應,促發濕疹,及以後其他過敏症之產生。由於人奶幾乎不會引發嬰兒過敏,如在前六個月都儘量以母乳哺育,等到出生六個月胃腸機能強健後,此時再喝含動物蛋白質的奶水,就比較不致有過敏發生了。 對濕疹幼兒之照顧,需要家長了解產生濕疹的可能過敏及非過敏因素,而避免接觸,另外,要耐心接受醫師的治療,使用藥物來控制病發或減少過敏發作(有些藥物可對某些人產生改善體質之作用),維持器官之正常機能,增加過敏病的痊癒機會。因此在嬰兒期有此變化者,家長宜長期注意追蹤其過敏變化,並儘量避免其過敏發作。以下是醫生建議的居家照護方式:

  1. 洗澡時間不要過久,水溫要適中,少用肥皂(尤其是含香料者),應用醫生指示的代用品或潤膚劑,保持皮膚滋潤。在沐浴後立刻適量使用不含藥性、香精、防腐劑之單純潤膚劑。衣物盡量選擇純棉材質。減少與粗糙、過緊、或刺激性衣物接觸,避免羊毛、尼龍等衣料。
  2. 避免溫差過大。患有濕疹的小孩對冷、熱或周圍氣溫的改變很敏感,穿太多衣物或激烈運動或直接暴露於寒冷、乾燥的情形下會使病情惡化。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及空氣污染區,避免二手煙。
  3. 飲食控制。一般患有濕疹的幼兒在治療得當下,常可得到非常好的改善,不須限制飲食;只有在非常嚴重,一般治療無法控制病情,或病人皮疹的發作與食物有非常明顯的關聯,才須要飲食控制。
  4. 保持家居清潔。室內不鋪地毯、草蓆榻榻米、不買絨毛玩具、以百葉窗代替厚重窗簾布。室內不養貓、狗、鳥…等寵物以減少來自動物皮屑、毛髮、排泄物之過敏原。不種植含花粉植物,也儘量少用香水、芳香劑、蚊香、樟腦丸、殺蟲劑等刺激氣味物質。
  5. 維持良好衛生條件。適時的爲幼兒修剪指甲,以免因搔癢而擦抓皮膚使皮膚破皮讓細菌侵入;如有需要,應按醫生指示使用止癢藥物。
  6. 藥物控制。
    1. 口服藥:
      1. 口服抗組織胺:口服抗組織胺大多可有效控制搔癢,並且相當安全,是小而濕疹的主要治療藥物。有些孩子甚至必須長期服藥,再逐漸減少藥量才能有好的控制。在治療上醫師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家長不給孩子吃藥,只是不斷的擦藥膏,反而是一種捨本逐末的辦法,不但治不好,長期擦藥對皮膚更是一種負擔。
      2. 抗生素:在有合併細菌感染時,則必須同時使用抗生素。許多家長會自行停藥或不敢給孩子吃藥,反而使病情惡化或不斷反覆發作。
      3. 口服類固醇:只用於嚴重的急性期,會有快速的改善。但長期使用副作用大,因此異位性皮膚炎一般不需使用口服類固醇作長期的控制。
    2. 外用藥膏:
      1. 以類固醇類藥膏為主。藥膏的強弱會因皮膚問題的嚴重度,患者年齡,病灶部位之不同而調整,請依皮膚科醫師指示使用。有些家長不敢使用類固醇類藥膏的觀念是錯誤的,反而會延誤病情;有些家長則是自行買藥,根本不知藥物的強弱及使用方法,反而擦出許多後遺症。類固醇類藥膏跟其他所有藥物一樣,在皮膚科醫師指示下正確的使用,是有效而安全的,併發症都是由於使用方法錯誤而會造成,但因害怕併發症而不敢使用,反而是因噎廢食,反而會使病情惡化。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教健康分享網


Copyright © 2024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